十日支教绘新篇,锦旗为证暖乡村 —— 蒲公英支教团三下乡实践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8-11 15: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善友   阅读 7.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红绸载暖意,十日光景凝勋章;烫金字字重,支教情长印乡间。午后的阳光漫过窗棂,鲜红的锦缎上的烫金大字——“向阳微光引新程,春雨润心育新苗”,被晒得发亮,笔画间流动着细碎的光。

2025年7月6日至16日,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沃土绘自然,筑梦昌乡间”实践团,以初心启程,以实干深耕,在焦作市文昌街道刘范村写下了十日支教故事,最终在孩子们的笑脸与村民们的认可中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场青春与乡土的相遇,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成长、信任与希望的双向奔赴,而这面锦旗也成为这段时光最珍贵的注脚。

图为志愿者与村民合影留念

1.初遇启航:奔赴乡土,锚定初心向乡野

微光承焰,星火燎原;沃土绘梦,昌乡启篇。当青春的热血与乡村的热土相遇,当知识的光芒与孩子们的渴望相拥,一场关于希望与成长的旅程就此启程。2025年7月6日,在文昌街道办董艳芳主任的带领下,这支“三下乡”支教团队正式踏上这场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从世纪大道新华书店会议室的筹备会议,到提前奔赴刘范村熟悉活动场地,成员们分工明晰、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出科技、艺术、社会、自然四大美育课程,让多元之美交融共生。志愿者们坚信,当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童年扎根,便会生长出敢于感知温暖的触角和创造的勇气,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既能读懂知识的厚重,也能怀揣诗意的轻盈,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

图为孩子们展示制作的西瓜扇

2.锦锻承趣:深耕课堂,美育传薪育新苗

在教育的田野上,志愿者们精心耕耘,以美育为犁,开启了30余项精彩纷呈的课堂探索,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艺术的天地里绽放,在社会的画卷中成长,在自然的怀抱中感悟。

科技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解锁科学密码。制作纸杯电话时,棉线传递的细碎话语藏着声学奥秘;扎孔的水瓶喷出晶莹喷泉,让孩子们触摸到水的力量;气球动力车“嗖”地冲出,作用力的神奇在追逐嬉笑声里扎根。这些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艺术课堂上,手工与音乐的结合让孩子们大放光彩。西瓜折扇摇出清凉,纸杯菊花绽出芬芳,非遗剪纸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孩子们举着作品雀跃分享,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音乐课上,孩子们从羞涩低吟到放声合唱,勇气在歌声中慢慢生长。

社会课堂中,董主任与团队成员讲述红色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王百姓的英勇事迹让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脉。志愿者分享的志愿者精神,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友爱与担当的种子。

自然课堂上,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通过实地观察、互动体验等方式,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亲手制作夏日花瓶,用创意和行动诠释对自然的热爱。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保护共同的家园,为地球母亲披上绿色的外衣。

课间活动同样精彩。“你画我猜”让孩子们意犹未尽,“真心话大冒险”里,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让人感动。篮球场上,拍球声与欢呼声交织,汗水与笑容在阳光下闪耀。

这30余项课堂,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志愿者们以美育为核心,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学习中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志愿者们相信,在美育的滋养下,孩子们将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栋梁之材,用他们的智慧和爱心为世界增添更多美好。

图为孩子们展示获得的奖状

3.金字凝情:双向奔赴,暖意相照印岁月

这十日里,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与欢乐游戏,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与欢笑,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成长与责任。“三下乡”从不是单向的帮扶,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际遇。

鸡肉炖土豆的醇厚香气还在唇齿间流连,酸汤饺子的鲜爽余味久久不散,还有营养丰富的鸡蛋、裹着煎辣椒与炒蛋的馍馍……村委会主任和村民们做的每一顿饭、说的每一句感谢,都是最实在的支持与认可。

每日抵达村委会时,孩子们雀跃的迎接;离别时,他们依依不舍的挥手,从陌生疏离,到主动分享心底的秘密——志愿者和孩子们早已成了彼此牵挂的伙伴。最后一天的告别带着淡淡的伤感,精心挑选的礼物、字字恳切的手写信,盛满了对孩子们的期许与不舍,孩子们攥着礼物不肯离去的模样,让人鼻尖发酸。千言万语凝成句句“感谢”,这场双向奔赴,早已在彼此心间刻下了最温暖的印记。

图为孩子们面对镜头大胆展示自己

4.红绸续章:以旗为引,步履向远绘新篇

这面由刘范村村委会赠予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锦旗,不仅是志愿者们以青春投身实践的勋章,更凝聚着村民与孩子们对支教成果最真挚的认可。从课堂上的知识传递到课后的温暖陪伴,它承载了太多不舍与惦念,将十天的温情相处凝固成可触摸的记忆,折射出青春与乡土碰撞的温暖光芒。

锦旗的授予从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尘雾之微能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亦能增辉日月。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前行,让每一缕微光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璀璨星河,让青春的足迹镌刻在乡村振兴的每一寸土地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善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