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入怀,星火燎原
从前觉得“公益”是非常遥远的口号,直到亲眼看到大山里的孩子把绘本视为宝贝,每个文具都使用的格外小心,我才知道,温暖不过是把自己的光挪一点在别人前行的路上。

我的父亲是出生在大山里的孩子,小的时候条件尤为艰苦,记得他曾经和我说过,他们没有水泥路,没有泊油路,只有满地的黄泥,每天早上上学要走过好几里的黄泥路,若是遇到下雨天,连鞋子都舍不得穿,每次放学回家的时候还要背一箩筐柴火,但是小时候的我并不能领会父亲话里的真实含义。


直到高一那年寒假,我们来到了大理的一个深山里,出发之前我们买了很多文具500本绘本。车子开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抵达了村子里的小学,看着只有两排平房的学校,我的心中不由一酸,看着那里的孩子一个个纯真的眼神,他们羡慕我们带来的本子,绘本,笔,他们好奇我的课本为什么那么厚那么新,在他们眼里一切都看上去那么的高级,这一幕深深的触动着我,来到他们学习的教室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内心了,简陋的桌椅板凳,破败的墙皮和那里洋溢的青春之色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看向讲台上的粉笔盒,里面没有那么多粉笔头头,因为那里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能吃上东西,用上东西,即使写字再艰难,也舍不得

将哪怕使用的只剩一点的粉笔头头丢弃,只为省下一点点经费。那里的老师给我看了孩子们画的画,里面有两个大人,他们的中间是一个在蹦蹦跳跳的小孩,头顶的那个月亮让我不解,老师解释说,那个月亮是那位孩子的父母说:“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回来陪你。”这句话深深撼动我的心。直到那时,我才明白父亲常常跟我说的话的深意。那时我也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在为这些山区需要关爱的孩子们献爱心。此后的每一年我们都会带着许多的学习用品,回到那个村子,看望那些孩子。
公益这个词汇也自此逐渐涌上我的心头,只要有公益活动我都非常积极的参加并献出自己的爱心,时长在网上看到

许多公益捐款我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进入大学,学校举办了有关镜绘青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参加,得知此次活动只需在线上捐赠我索性将此事告知了我的家人,号召他们集体上线,为这些留守儿童献出一份爱心,不仅如此,我还发动身边的舍友,同学,高中同学等纷纷参与进来,为留守儿童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举办这个活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关爱留守儿童,也是让我们将青春的色彩发扬光大,培养我们乐于奉献的人格,这也愈发让我想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为每一个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打开照耀他们未来路上的路灯。

公益从来不是单向的,它能让这个社会洋溢着温暖,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公益于我,是让我在给予与奉献中学会谦卑,在关爱中学会共情,见证这份爱的力量。它让我明白,我们不必成为光芒万丈的人,但可以做一束微光,照耀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而当这束束微光汇聚到一起的时候,就能成为照耀这个世界的那个太阳。

我叫杜毅来自云南昆明,请跟我一起为社会增加温暖,为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影爱相携,助残筑梦:以影像艺术赋能,筑残健共融之桥
绿意与红心交织,专业与服务融合 —— 青大“语惠桑榆”走进社区治理第一线
湖南大学学子推动中非美食融合 驻非使馆建言献策助文化交流
非遗手艺润童心,稚手巧思传薪火 —— 扬州大学研究生宣讲团走进大刘社区开展唐果子非遗文化宣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