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25日讯(通讯员 毛思斌)硕果盈枝秋意浓,实践赋能启新程。2025年10月22日下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2025年研究生暑期调研成果分享会在T204教室圆满举行。学院副院长陈鹏辉,杨胜利教授、曾谦副教授、杨黎浩老师、李舒涵老师、严祥海老师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全院一、二年级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暑期调研的丰硕成果,学习实践育人的深刻意义。会议由张向耀老师组织策划,田亚琪同学主持。

全院一、二年级研究生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分享中 为引导研究生跳出书斋、扎根田野,深化对西藏地方历史脉络、社会发展与特色人文风情的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于2025年暑期,组织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并提供经费支持,期间,学子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背上行囊奔赴基层一线,从雪域高原的传统村落至西藏地方的现代城镇,用脚步丈量国情、用访谈记录民生,不仅收集到第一手调查资料,更梳理形成一批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温度的调研报告,尤其以天路同心筑梦团队为代表,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多份学术论文。在本次成果分享会上,来自民族学、少民史、中国史、马民理等专业的17支调研团队依次登台,以PPT形式生动呈现实践收获。他们或聚焦青藏铁路精神口述资料研究、青藏铁路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研究,或深耕西藏非遗文化传承、剖析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或关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探讨特色产业带动民生改善的模式,亦有团队深挖地方历史档案、梳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每一份报告都凝聚着学子们的汗水与思考,每一次讲述都彰显着新时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会选手正在进行内容分享中 分享尾声,杨胜利教授作为评委代表进行点评,他高度肯定本次调研成果质量:“同学们真正扎根田野、贴近群众,报告不仅一手资料扎实,更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题,既体现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也饱含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充分展现学院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同时建议学子们未来进一步拓展调研视角,深化数据与案例的关联分析,让调研成果更具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随后,经评委现场打分、严谨评选,分享会最终诞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 6名,陈鹏辉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分享会既是调研成果的检验,更是经验交流的平台,他希望全体研究生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始终心怀 “国之大者”,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学院也将进一步优化实践育人体系,引导更多学子走进田野、扎根基层。

调研团队成员同学院领导和评委老师合影留念
此次分享会的圆满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学术素养,更深化了“以实践育新人”的育人内涵。未来,学院学子将继续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调研书写时代答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毛思斌
供图:王天照、邓路君、田亚琪、赵宇琪
审核:西藏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青藏铁路精神研学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毛思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我们在一起·笔墨传情颂家国,双节同庆暖民大”书法志愿服务活动圆满举办
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西藏民族大学举办国华讲坛之青藏铁路精神宣讲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