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亿年地球,共筑科学梦想。2025年7月12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沃土绘自然,筑梦昌乡间”三下乡支教团队带领学子走进河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馆,开启了一场穿越亿万年时光的地质探索之旅。志愿者们以专业而生动的讲解,将凝固的岩石谱写成地球演化的史诗,让沉睡的化石讲述生命起源的奥秘,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探索科学的种子,让科教的图景在这片沃土上徐徐铺展。
图为志愿者合影
1. 以护为盾,启智远航
活动伊始,实践团志愿者们与参与家庭于校园西门集结,以“一对一”结对筑牢安全防线,为探索之旅锚定秩序基石。行进途中,志愿者化身引路人,既为孩子们解读路边日晷的光阴密码与罗盘的方位智慧,更以“台阶徐行”“有序观览”的叮咛织就温暖护网。在一声声轻柔指引中,孩子们从初见时的拘谨渐至笑颜绽放,与志愿者的距离悄然消融,为这场科学之旅铺垫了信任的底色。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互动
2. 叩问苍穹,对话洪荒
上午10时,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们怀揣憧憬踏入地球科学馆,开启穿越时空的探秘。展馆内,恐龙骨架的磅礴身姿、矿物晶体的璀璨锋芒、大陆漂移的壮阔轨迹、生命演化的悠长画卷,皆在讲解员的生动演绎中苏醒。那些沉睡地层的故事被娓娓道来,岩石封存的远古密码渐次破译,化作叩击童心的惊雷。孩子们或驻足凝视化石的神秘纹路,或俯身细察岩石的岁月肌理,眼中跃动的求知光芒,恰似探索星河的星火。
讲解落幕,家长与孩子们在志愿者陪伴下奔赴心仪展区。展馆内童声此起彼伏:“这恐龙骨是亿万年前的真迹吗?”“水晶为何能折射出彩虹?”“心型冲击扇藏着大地怎样的心事?”每一个稚气追问,都是向自然发问的勇气;每一声由衷惊叹,都是童心对宇宙的礼赞。当孩子踮脚仰望岩石标本,父母躬身侧耳倾听时,冰冷的地质遗存仿佛有了温度,遥远的洪荒年代亦变得触手可及。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一同欣赏标本
3. 童言绘梦,星火燎原
上午10时40分,活动在温馨的分享环节中渐入尾声。孩子们争相描摹心头挚爱:黄绿色萤石流转的奇幻光泽、三趾马化石镌刻的生命印记、黔鱼龙骨骼藏着的深海秘辛……这些童趣分享让家长们感慨万千:既惊叹于孩子如海绵般的吸收能力,又欣喜于他们展露的全新面貌,更感念优质科教资源的珍贵。志愿者们相视而笑,深知今日播下的科学种子,终将在时光滋养中长成参天大树。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一同参观
科学与温情交织,探索与成长共生。本次活动以“安全+科普+分享”三维模式,借亲子共览搭建起科学与生活的桥梁。这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当志愿者俯身与孩子平视,以童真视角重识世界之时,亿万年岩石仿佛被唤醒,用斑驳纹理诉说地球演化的史诗,以晶体光芒折射自然之美的永恒。相信未来,志愿者们会始终保有这份俯身倾听的温柔,做科学与童真的摆渡人,让更多探索世界的星火,在童心原野上燎原成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善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