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清晨六点半,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校园里的樟树还挂着露珠,河南理工大学“沃土绘自然,筑梦昌乡间”三下乡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已背着行囊在晨光里集结。公交车碾过晨雾驶离城区,当“刘范村”的站牌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时,村民委员会门口早已窜动着孩子们的身影。“来啦来啦,老师们来了!”小朋友们雀跃地手舞足蹈,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脚张望,那一声声裹着晨露的招呼,像带着温度的藤蔓,悄悄缠上每个人的心头。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1.密码里的爱心魔法
上午九时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织出光斑。科技课上,志愿者的编程演示藏着个暖心的小设计。“今天我们用代码变个魔术,让一串‘秘密字母’现出原形。”志愿者笑着点开界面,敲下指令,屏幕上跳出“ILSB”四个字母,“看,让每个字母往前挪1位——”回车键按下,代码运行的瞬间,字母像被施了魔法:I变成了L,L变成了O,S变成了V,B变成了E。当“LOVE”清晰浮现时,孩子们先是怔住,随即爆发出欢呼:“是爱!是LOVE!”
志愿者指着跳动的代码解释:“编程就像一把钥匙,能帮我们解开藏起来的心意。刚才的‘ILSB’是加密的密码,往前挪1位,就露出‘LOVE’的真面目啦!”屏幕上的“LOVE”随着代码闪烁,像一颗带着温度小种子,悄悄落在孩子们心里——原来看似冰冷的代码里,也藏着这么温暖的学问。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密码
2.花瓶中的夏日邂逅
十点的艺术美育课上,课桌上摆着一溜儿瓶子,还有刚从院里掐来的花——粉蔷薇带着晨露,野菊紫莹莹的,像撒了把星星。“先装半瓶水,再把花插进去就行啦!”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有的捧着瓶子接水,洒得桌角湿漉漉;有的举着花儿左比右划,不知该先插哪朵。最逗的是小丫头雪漫,她把花瓣轻轻揪下,撒在水面上,看它们打着旋儿漂。阳光透过瓶子,将斑斓的花色映在墙上,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夏日花瓶”互相炫耀,瓶里的水跟着脚步轻轻晃动,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香。
图为孩子们共同展示制作的花瓶
3.灶台边的烟火深情
太阳爬到头顶时,大队部的灶台飘出诱人的香气。穿围裙的阿姨掀开大铁锅,蒸腾的热气裹着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蒸面条裹着粉嫩的肉末,底下藏着吸足汤汁的豆角。盛上一碗,再舀勺蛋花汤,蛋香混着豆角的清爽滑入喉咙,有志愿者咂嘴感叹:“比学校食堂香十倍!”
4.游戏间的童心飞扬
下午三点,蝉鸣渐起,活动室变成了欢乐场。“真心话大冒险”的转盘刚停下,一个穿背带裤的小女孩就被推到中间,她攥着衣角小声说:“我想天天和志愿者姐姐玩。” 话音落时,不知谁先红了眼眶,细碎的沉默里,蝉鸣都仿佛轻了几分。轮到志愿者“受罚”时,他们弓起腰学青蛙蹦跳,有趣的模样逗得孩子们前仰后合,银铃似的笑声漫出了窗外,惊飞了窗台上歇脚的麻雀,连枝头的蝉鸣都像是被这阵欢喜撞乱了节奏。
下午四时,“指纹侦探社”的实验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黑色印泥在指尖轻轻一按,卡纸便拓出或疏或密的螺旋纹路。孩子们举着卡纸四处比对:“我的像小漩涡!”“他的和我不一样!”有个男孩突然举起手,自信满满地说:“我知道了!坏人的指纹一定和我们不一样!”童稚的推理引得满屋子笑声荡漾。斜斜的阳光从窗缝溜进来,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连同这份独一无二的快乐也悄悄拉长,将在志愿者的记忆里停留很久很久。
图为孩子们在认真听讲
5.夕阳下的温情送别
夕阳吻上山头时,志愿者要离开的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孩子们挥舞着上午做的“夏日花瓶”,依依不舍地跟着志愿者走了很远,直到把志愿者送到村口。车窗外,刘范村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混着田埂上泥土的芬芳飘进来。
图为孩子们写离别留言
这片广袤的沃土,不仅滋养着沉甸甸的庄稼,更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淳朴的温情,而志愿者在此播下的每一颗知识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天,绽放出最绚烂的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善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