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为更好投身新工科建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6月30日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业学院的一群学子坚定扎根在浙江工厂的轰鸣车间里。这支名为“焊动青春”的实践团队深入浙江东石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和乐清市双刃工具有限公司,以“技术攻坚”为主线,用一个月的汗水与智慧,完成了一次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的蜕变。他们不仅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技术革新,更用青春热血书写了一曲“产学研融合”的生动实践故事。
8月11日上午9时许,学生团队在双刃工厂技术负责人高洪英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智能制造车间。从精密数控机床的运作,到自动化生产线的协同配合,再到大型机械臂的精准作业,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用笔记下关键细节,并就设备运行原理、维护技巧等问题与工程师们积极交流。“课本上的机械结构图第一次变成了眼前的实体设备,那些齿轮啮合、传动原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团队成员李继磊兴奋地说。
图为智能制造车间
在随后的智能机械实践环节,在技术工人高洪英的指导下参与了简单的生产辅助工作。有的同学协助调试小型机械零件的装配参数,有的则在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下,尝试操作基础加工设备。尽管初次上手略显生疏,但在师傅们的耐心示范和纠错中,大家逐渐掌握了操作要领,体验到了“亲手制造”的成就感。
图为学生学习生产加工
工厂负责人卢斌表示,企业一直重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此次接待学生调研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为企业注入了青春活力。“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这种双向交流对双方都有益处。”
汽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李雅琨则强调,实地调研是专业教学的重要补充。“理工类学科讲究‘知行合一’,只有让学生走进工厂,触摸真实的机械、参与实际的生产,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知识的价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结束后,焊动青春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以前觉得机械知识枯燥难懂,现在才发现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智慧,尤其是自动化焊机的程序实现,令我十分好奇,这次调研让我加强了对理工科的热爱,同时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团队队长田申总结道。
图为自动化焊机生产记录
此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焊动青春实践团工厂调研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工业生产的严谨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理工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