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子苏州行:探秘新质生产力,对话校友悟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1 15: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依佳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胡依佳 韩嘉辉)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行走中华・智汇苏航”校级社会实践队奔赴苏州,开启了为期5天的领略新质生产力赋能之旅。实践队聚焦企业调研、校友对话、社会团体走访与高校交流,以青春之姿感悟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在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

科技一线深体验:在苏州高新企业触摸新质生产力的脉动

在华为苏州研究所,招聘调配负责人李靖引领实践队参观研发基地,详细介绍了空间布局与研发环境。随后的座谈会上,王擎昀校友和时振斌校友结合自身岗位,为队员们分享了入职华为后的成长路径。队员们从中汲取到宝贵的技术方向与职业发展经验,收获颇丰。在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队员们走进企业展厅,亲身体验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技术产品,深切感受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在多场景的落地实践。在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动的案例演示,队员们探秘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科创征程。而在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并与队员们就职业发展规划展开探讨。宋青茹校友结合自身经历,为队员们分享了学业与职业衔接的实用经验。

思必驰战略合作总监范慧为实践队讲解智慧家庭领域应用。王锦泽供图

前辈领航行致远:校友对话中感悟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在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吴杰校友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企业展厅、研发中心与生产车间,介绍传感与控制技术及产品。实地观摩中,队员们对工业自动化的前沿水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苏州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淳校友陪同队员们参观现代化生产车间,并详细剖析半导体封测行业的发展前景,让队员们对相关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苏州进阶教育,为了让更多云端学生受益,队员们开启现场直播。孙云杰校友及优秀教师代表带领实践队参观现代化教育设备并进行交流座谈,队员们收获了个人成长的宝贵经验。

公司董事长吴杰校友带领实践队参观企业展厅。王锦泽供图

产学研融合深观察:从高等学府领略产学研融合赋能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生部总监张弛老师带领队员们深入了解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并参观了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各类机器人的研发成果与应用场景,让队员们对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宋瑛林教授通过线上会议,讲解非线性光学等前沿研究方向,并分享课题组科研成果。参观实验室时,队员们近距离观察光学领域技术应用,直观感受科研的魅力与力量。

研究生部总监张弛老师为实践队介绍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王锦泽供图

社会组织心连心校友会与商会感受社会团体赋能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校友会,联席会长吴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副会长吴定介绍了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秘书长鲁志锋讲述了哈工大苏州校友会的概况及所作贡献,副秘书长张月兰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四位校友的分享,让队员们感受到哈工大人服务苏州高科技发展的热情与动力,心中涌起阵阵温暖与自豪。在苏州市山东商会,实践队与商会执行会长李易真、常务副会长陈永坤、秘书长叶艳丽以及商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会长孙云杰校友进行交流座谈。会上,队员们收获了关于个人专业方向及现阶段发展的宝贵建议,深切感受到商会领导对在校学子科技报国的殷切期望。

实践队在山东商会交流座谈。王锦泽供图

交流对话促思考:在思想碰撞中锚定职业方向,沉淀成长智慧

升学、就业、创业等诸多选择如同迷雾中的岔路,让不少大学生陷入迷茫。而在此次苏州行的实践征程中,前辈们以过来人的经验展开细致分析,用真诚恳切的建议为实践队员拨开迷雾。

对于职业规划问题,华为苏州研究所招聘调配负责人李靖认为,选择岗位时不必盲目争抢所谓“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优势与岗位需求相匹配,设定目标岗位,提前学习所需技能。实践队带队老师李新也表示,在职业选择上,年轻一代更关注个人体验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需认识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客户需求至上。华为作为民族品牌,承载着发展国家基础设施与技术的责任,需要员工具备使命感与价值感。知识不等于能力,高分与保研不代表企业认可。最重要的是实际能力、品质与价值信仰。

在个人成长上,苏州市山东商会执行会长李易真在交流中,以六个“E”开头的关键词——Embrace(拥抱)、Eager(渴望)、Explore(探索)、Endure(坚持)、Empower(赋能)和Empower(赋能),为大学生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最后赠言:“当他人追逐风口时,愿你甘做基础螺丝钉;当数据淹没理想时,谨记实验室外的星河;你们在游标卡尺上,校准着一个民族的星空。”让实践队员听后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带领队员们思考得更加深刻。商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会长孙云杰校友在方向与努力的问题上给出建议:在职业发展中,个体的选择往往并非主动精准预判未来的结果,更多是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进入某一领域,因此选择本身并无绝对的“最优”标准。但即便选择不够完美,只要在行业中坚定付出额外10%的努力,往往能收获50%以上的成长或回报,努力正是突破选择局限的核心动力。

实践队在苏州进阶教育交流座谈。王锦泽供图

一场场真诚对话,一次次思想启迪,让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满载收获。“前辈箴言如光,助力我们拨开迷雾,更让我们懂得:成长不必纠结最优解,笃定前行自会积蓄力量。”实践队员在行程结束时感悟道。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引下,大家不仅重新审视并梳理了职业发展的路径,更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行动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明确了精准目标与努力方向。

“行走中华・智汇苏航” 实践队以实地走访调研为核心,在5天的行程中,深入生产一线,对话社会组织与校友创业先锋,走访重点科研院所。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到,新时代的哈工大学子应传承和发扬哈工大精神,以蓬勃青春力量投身强国建设浪潮,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依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