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青禾红韵·红色宣讲团(后文简称“团队”)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追溯军垦历史、传承兵团精神”为核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为内驱力,通过实地调研、口述史采集、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形式,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倾听英雄的故事
在基层聆听当地居民和老军垦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那段开垦边疆、建设边疆、兴疆固边的奋斗故事。采访中,先辈们扎根岁月的热血与坚守,伴随交流缓缓铺陈,实践团成员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艰苦与伟大,也从先辈们身上学习到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
重温红色记忆
为了迎接第一师十六团举办的的荷花节,在连队妇联成员杜敏的邀请下,团队参与连队新编排的情景剧《沙枣花开迎亲人》。成员们将自己代入历史,去深入了解知青援疆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去参与新疆建设场景,去感受兵团人民的热情,以自身体验了解南泥湾精神,宣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强化了实践团成员对兵团历史的认同感。
图为情景剧杀青照
追寻红色足迹
实践团成员与连队党员共同探访十六团老一营遗址。在知青林的浓荫下,讲解员生动再现上海知青扛锄开荒的场景;大礼堂斑驳的土墙与60年代的办公桌椅,无声诉说着激情岁月;展览馆内泛黄的老照片与史料记载,让历史触手可及。次日,团队参与了连队推出的“军垦生活体验”活动。大家身着老式军装、手持坎土曼耕作,在“开荒种地”的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兵团精神。老党员王青兰感慨道:“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复刻,更是让年轻人真正理解我们当年的执着。”
图为讲解员讲解连史
绿色发展是兵团精神的时代传承
团队前往第一师十六团塔河源与荷花公园实地调研,在三河交汇处考察兵团生态发展实践。柽柳林的斑驳树影见证着荒漠变绿洲的创业历程,荷花公园的碧波与塔河源生态改善彰显团场建设成果,生动呈现兵团基层从艰苦创业到绿色发展的历史跨越。
图为实践团塔河源实践记录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实践团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身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爱国主义并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正如一位老军垦的临别赠言:“你们把故事带走了,就把精神传开了。”这束青春微光,将由我们传播,以星星之火,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生生不息。
撰文|汪万里
图片|杨茹雯、王宏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万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