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黄奕橙 阙月 报道)在黄梅县文化传承的浪潮中,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活动于小南街拉开帷幕。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智能之光” 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与黄梅县古塔社区主讲人袁晶晶老师通力协作,带领当地小朋友踏入这条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老街,开启了一场探寻小南街古今变迁的文化之旅。
活动初始,袁晶晶老师引导孩子们在小南街街区壁画前驻足,系统讲解壁画所涵盖的多元内容。她指出,这些绘制在小南街墙面的壁画包含二十四节气图画、生活风貌场景、旦角唱戏场景及近现代小南街人们生活的浮雕等元素。其中,二十四节气图画对应不同农事与习俗,旦角唱戏场景体现黄梅戏经典元素,而浮雕则记录了近现代小南街的生活日常。袁晶晶表示,小南街的这些图案构成了一部立体的地方史书,为直观了解小南街不同时期风貌提供了具象载体。
最后,大家来到了黄梅高塔寺塔前。袁晶晶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高塔寺塔的历史渊源,它始建于宋代,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矗立,是黄梅县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
同学们们听得入神,不时抬头仰望这座古朴的塔,感受着历史的沉淀。讲解结束后,志愿者老师们组织小朋友们在高塔寺塔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也记录下他们与家乡文化地标亲密接触的珍贵瞬间。
课程结束后,“智能之光” 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队员阙月在采访中表示:“本次活动顺利开展,让小朋友感受了小南街文化,服务队也会持续开展多样活动,传递志愿服务力量,为更多孩子带去知识与快乐。”志愿者在与小朋友们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家乡文化的好奇,志愿者们更加坚定了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努力为志愿服务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晶晶老师在总结时感慨道:“小南街的变化,是黄梅县发展的缩影。我们保护老建筑、传承老手艺,不是要把它封存在过去,而是要让它在现代生活中继续生长。”保护和发展小南街和其他历史建筑是我们每个黄梅人的责任。
此次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触摸到小南街的历史年轮,感受到时光在街区留下的印记。从过去到现在,小南街始终保持着文化的根脉,又不断吸纳新的活力,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谱写着属于小南街的新篇章。(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阙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