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完成卫生与防火灾软法公约制定后,数智人居志愿服务队聚焦“让村民懂公约、守公约、护公约” 的目标,创新推出通俗化转化、精准化宣讲、场景化宣传系列举措,以青年智慧激活乡村治理活力,让纸面条款转化为村民共识,为建设和美曹家村铺就坚实路径。
创作通俗口诀,软法条款晓畅易诵
为解决乡村公约专业性较强、村民理解记忆难度大的问题,团队结合曹家村实际与村民语言习惯,将《曹家村卫生公约》《防火灾公约》的核心内容转化为通俗口诀。其中,卫生公约提炼形成“六字公约”,涵盖垃圾投放、污水处理、农药废弃物回收等 20 项规范,如 “零食皮,投桶内”“农药袋,带回投”等;防火灾公约则编制成顺口溜,从日常用火、易燃物管理到应急处置,以 “用火慎,不离人”“秸秆清,放村外” 等短句概括关键要求。这些口诀保留了原条款的核心要义,同时兼顾韵律感与实用性,既便于村民口头传播,又能精准传递规范要求,有效降低了理解门槛,为后续执行奠定基础。
开展入户宣讲,深化村民软法认知
为确保村民全面掌握公约内容,团队开展入户软法宣讲活动。团队成员携带公约文本与口诀材料,逐户走访村民家庭,系统讲解卫生与防火公约的具体条款、制定背景及重要意义。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村落实际案例,重点阐释公共环境维护、易燃物管理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针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进行现场解答,明确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遵守的规范与承担的责任。此次入户宣讲通过面对面沟通强化了村民对软法条款的认知,帮助村民从“知晓条款” 向 “理解意义” 转变,为公约的自觉遵守奠定思想基础。
修复村规墙绘,拓展软法宣传载体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发现村内原有村规民约墙绘因常年风吹日晒,出现字迹模糊、颜料剥落、墙面斑驳等问题,难以发挥应有宣传作用。为此,团队成员专门开展墙绘修复工作:先用工具清理墙面附着的污渍与脱落碎片,对开裂、凹陷处进行填补平整;再根据墙绘原有内容,选用匹配的颜料重新勾勒线条、填充色彩,让“遵章法、守规矩”“互帮助、讲文明” 等传统村规民约的文字与图案恢复清晰原貌。修复后的墙面既保留了村庄治理的历史印记,又让这些承载着公序良俗的老村规重新成为村民日常可见的宣传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着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同感。
从口诀创作到入户宣讲,从墙绘修复到共识凝聚,数智人居志愿服务队以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搭建起专业知识与乡村治理的桥梁,让软法真正扎根乡村土壤。这些实践既尊重了乡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又通过创新形式让制度规范真正融入村民日常,为破解“软法落地难” 提供了可借鉴的青年方案,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乡村文明新风,为曹家村的和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治理动能。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段柯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