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烟火暖春城 匠心巧手润民生——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赣苗连心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0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尹先胜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财贸学院暑期“三下乡”赣苗连心团,走进云南省昆明市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从山野珍馐到匠心手作,从鲜花入撰到特色干货,商贩们以匠心守护着舌尖上的滇味传承,志愿者则在熙攘摊铺间探寻乡土产业的生存智慧。

拇指玉米:政策暖流润市井

依托云南“植物王国”的优势,摊主们采用四季轮种模式,实现“一年四季种,版纳引种,基地直供”的轻资产运营。货源多来自西双版纳等产区,合作基地提供作物且无需预付成本,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确保时令鲜货持续充盈摊铺。面对志愿者的提问,摊主李阿姨手上动作不停,却始终耐心解答,她满足的眉眼间,让志愿者真切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

匠心手作:古早凉品的清凉坚守

市场角落,安宁手艺人王爷爷坚守传统工艺制作凉虾与白凉粉 。晶莹剔透的成品浇上红糖浆,成为昆明人夏日必备的清热解暑佳品。王爷爷热情洪亮的吆喝声吸引志愿者驻足。当被问及制作方式和年限时,他自豪地说:“这是咱昆明特产,纯手工制作,我都做了几十年了”。这份“全手工做”的韧劲所造就的独特口感,是工业流水线无法复制的市井滋味。

花香致富:舌尖绽放的玫瑰经济

昆明素有“春城”之称,鲜花随处可见,农贸市场里以鲜花为原料的摊铺更是常见,鲜花泡茶、酿制玫瑰糖、制作鲜花饼等应有尽有。摊前馥郁的花香,源自村民自种的食用玫瑰与茉莉。摊主赵大妈介绍,鲜花制品十四元一两,前一天手摘的鲜花第二天就能卖完,常常供不应求。“家里种的”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七彩花生:土地里结出的“水果金豆”

志愿者驻足干货区,被一筐紫纹斑驳的花生吸引。摊主刘叔叔抓起一把热情介绍:“这可是咱云南特产七彩花生!”志愿者们观察到,七彩花生比普通花生大一圈,剥开后果仁饱满,尝起来清甜四溢,毫无普通花生的涩感。刘叔叔解释,因海拔差异,七彩花生生长的温度、湿度与普通花生不同,且富含花青素,含量远超普通花生。

由于种植条件严苛,种植成本相对稳定,加之产业链逐渐完善,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这“土疙瘩”真成了“金豆子”。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在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烟火巷陌中,与种七彩花生的刘大姐、做凉虾的王爷爷、卖玫瑰的赵大妈等摊主深入交流,既领略了高原特色产业的创新活力与致富智慧,也见证了小商户们依托政策赋能开拓市场的坚韧精神。志愿者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拇指玉米供应链优化、武定土鸡品牌包装、禄劝火腿非遗传承建言献策,以青春力量助力乡土产业升级,关注农产品价值链提升。未来,他们也将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广袤乡村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让市井炊烟化作小康路上的星火。

撰文:赣苗连心团

指导老师:徐巧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先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