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科创筑梦”大学生带无人机进课堂赋能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5-08-11 22: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锦城   阅读 7.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文苇 张霖璇 刘凡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翼启乡飞”低空经济先锋实践团在赴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社会实践中发现,当地素质教育呈现典型县域教育特征——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学生对以赛促学政策掌握不充分。为此,实践团系统筹划并快速开展“以赛促学、科创筑梦”专项低空助学行动,全力推进区域性低空科技教育矩阵建设。

一、政策引领与体系构建:构建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

聚焦低空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设,实践团深度解析教育部44项白名单赛事中与航空相关的竞赛项目要求,结合团队成员无人机赛事获奖升学实例,首创"四阶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型。该体系精准划分专业认知培育期(4-6岁)、技能形成关键期(7-9岁)、市级赛事突围期(10-12岁)、省级以上竞技跃升期(13-16岁)四大进阶模块,科学编制《无人机特长生贯通式培养实施路径手册》,量化各阶段技术层级指标与政策衔接路径。并通过对新丰低空研学基地的专项诊断,对标国家无人机赛事标准,提出从研学到职业赛的升级方案,重点强化理论教学区、模拟实训区、飞行验证区及成果展示区建设,实现科普实践与竞技提升的有机融合。

图为实践团了解无人机不同型号 王深宇供图

二、县青少年宫低空科普: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依托学前教育规律特点,实践团队在青少年宫创新构建"启智-探秘-畅想"三维科普体系。系。教学模块以飞行汽车科幻电影开启认知窗口,通过隐喻教学架构认知桥梁:用野猪、黑熊、大象等动物来讲解无人机大小与分类,将货运无人机喻为"空中驼队"展现空中运输图景。在提问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 “无人机没有驾驶员为什么可以飞”“无人机能不能飞到月球上去”,队员们逐一耐心解答,满足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最后,实践团用AI技术将孩子们的梦想可视化,并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梦想号”纸飞机。20余架纸飞机与无人机同飞,孩子们奔跑追逐的身影中,低空科技的种子悄然扎根。

图中为“依依老师”为小朋友们上课 周武钊供图

结语:

通过系统构建赛事育人机制与场景化教学模式创新,广州铁职院团队成功搭建起科普教育向职业化培养进阶的立交桥——新丰低空研学基地的标准化升级工程,实现优质科教资源在县域层级的突破性共享。当田野间跃起的稚嫩纸鸢与专业级工业无人机同框共舞时,这不仅构建了沉浸式认知转化的教育闭环,更预示着未来创新型人才梯队的崛起雏形。这些沐浴科技创新之光成长的青少年群体,终将成为撬动区域低空经济腾飞的新生代创新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锦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