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润乡野育新苗,青春同行共筑梦——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 一路童行”志愿实践服务队赴山东青岛开展推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1 22: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闻慧   阅读 8.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吕雅轩 张思宇 王祎卓)2025年8月11日,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 一路童行”志愿实践服务队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六汪镇,以宣讲、表演、故事讲解为形式开展推普活动,让普通话之风吹遍乡村沃土。

▲图为志愿者与六汪镇小朋友们在宣讲课堂互动合影

宣讲开讲,播撒“语”通之种

上午,志愿者们在六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启了生动的普通话宣讲课堂。围绕“说好普通话,连接大世界”主题,志愿者结合当地孩子外出研学、参与省级比赛的真实案例,阐释普通话在拓宽视野、促进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互动环节中,“普通话+家乡故事”的分享格外热烈:志愿者用普通话讲述六汪镇的历史传说、特色民俗,再邀请孩子们用方言补充细节,引导大家体会“通用语架桥,方言守根”的深意。现场设置的“发音小课堂”,通过对比“蓝”“兰”的声调差异、纠正“前后鼻音”混淆问题,助力孩子们攻克发音难关。“原来普通话能让更多人听到我们家乡的故事!”一名当地小学生在互动后笑着说。

▲图为小朋友在室外表演节目

室外展演,绽放“语”乐之花

午后,推普活动在镇文化广场热闹延续,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表演者”,用普通话演绎精心准备的节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朗诵《登鹳雀楼》的稚嫩童声在广场回荡,孩子们字正腔圆的发音里满是对诗词的理解;合唱《普通话之歌》时,大家跟着节奏齐唱“你说我说大家说,普通话是最美的歌”,欢快的旋律让普通话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志愿者在节目间隙穿插“词语接龙”游戏,以“阳光”“家乡”等词汇为起点,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接龙拓展,现场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用普通话唱歌真好听!”表演结束后,一名小女孩拉着志愿者的衣角,用流利的普通话分享喜悦。

▲图为志愿者在进行推普课堂讲解

故事共讲,传递“语”暖之情

傍晚,志愿者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展“普通话故事汇”活动。志愿者率先用生动的语调讲述《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经典故事,在“谦让”“坚持”等关键词处放慢语速,带领孩子们跟读模仿。随后,孩子们轮流上台,用普通话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有的讲起村里的好人好事,有的复述刚学会的寓言典故,志愿者则在一旁耐心纠正发音、补充词汇。当一名小男孩用普通话完整讲完《哪吒闹海》时,在场的人都为他鼓掌。“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用普通话讲故事,我越来越勇敢了!”小男孩脸颊微红,眼里闪着光。

此次六汪镇推普活动,让普通话融入课堂学习、文艺展演、日常交流。志愿者们用青春力量搭建起语言的桥梁,不仅帮助乡村孩子提升了普通话水平,更让他们在表达中收获自信、看到远方。正如志愿队成员所说:“每一句标准的普通话,都是向更精彩世界发出的邀请函。”未来,服务队将继续创新推普形式,让普通话成为助力乡村孩子成长、促进城乡交流的暖心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闻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