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农险枣庄分队赴山东省枣庄市探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多维协同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1 21: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琳 侯宇轩   阅读 8.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赵琳)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多维协同效能提升研究——以枣庄地区为例调研团队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专项实践,深入调研气象指数保险在特色农业领域的应用实效。团队先后走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枣庄市台儿庄支公司、枣庄市台儿庄区气象局及山东兰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家单位,通过跨部门座谈、实地生产考察,单证资料分析等形式,深度聚焦财政约束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推广的现实堵点与协同优化路径。

图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交流座谈会

保险企业直指补贴缺口

7月2日下午,团队首站抵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儿庄支公司。负责人展示了当地气象指数保险的样单与理赔记录,并提及当前推广存在农户自付比例过高的问题。这源于地方财政压力导致政府保费补贴力度不足,使得该创新险种让农民实际负担较重,同时也指出需强化政企联动以推动政策落地。调研中还发现,山东兰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每亩约600元标准投保,但周边小型种植户因成本压力参保率较低,印证了上述问题。

政企协同座谈揭示核心矛盾

7月3日上午,台儿庄区气象局召开四方座谈会,区气象局、区农技推广中心、中国人保台儿庄支公司三方负责人向调研团队介绍,当前气象指数保险面临推广瓶颈,价格超出农民承受能力是最大阻碍,各方认为财政支持应占保费大部分。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政府补贴较高的峄城区食用菌保险参保率达35%,而台儿庄同期仅18%,反映出价格门槛对农民需求的制约,同时也呼吁建立政企定期会商机制,动态调整补贴比例与保险责任范围。

图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交流座谈会合影

多维协同破解发展难题

团队队长赵琳整理访谈记录后指出,台儿庄实践揭示出三大协同关键:数据链贯通、产品分层设计、示范推广机制。气象部门保障数据精准性,提供如温度、湿度突变阈值等精准灾害预警;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推广对接,反馈不同作物敏感参数;保险公司优化产品服务,据此设计差异化理赔触发点,形成“监测-设计-反馈”闭环,建立联席机制。产品设计上,针对龙头企业与散户的不同需求和标的,开发阶梯式保险产品。示范推广层面,推行“龙头企业带头参保”模式。当地已建立跨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推动保险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为农户筑牢风险防线、稳定收入,激发农业生产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一行于山东兰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撰文|赵琳 戴悦偲

图片|赵琳 肖畅

审核|杨文生 付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侯宇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