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王艳仪 李嘉颖 董姿诺 翟志浩)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并增强基层法律意识,2025年8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律耘智农”实践队深入潍坊市乡村腹地,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农业普法志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专业的法律知识精准送达田间地头,切实回应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法律困惑,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于学校图书馆前合照
活动首站,志愿者团队来到当地重要的农资销售集散点。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小麦、玉米种植户普遍关心的“普法欠账”问题,特别是涉及农资购销、土地流转中产生的债务纠纷。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为农户解析了债务纠纷的合法解决途径,详细介绍了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渠道和流程,帮助农户明晰维权路径,化解心中忧虑。
图为实践队成员董姿诺向农村合作社成员宣讲相关法律知识
针对农业生产中合同签订风险高、争议多的情况,志愿者们结合精心挑选的涉农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普及了合同签订的关键要点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从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到权利义务明确约定,再到违约责任条款设置,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提升了农户的契约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服务个体农户的同时,团队也重点关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需求。志愿者们向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成员系统宣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保障成员权益的重要性,鼓励合作社负责人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乡村普法的骨干力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提升法律素养。
图为实践队成员李嘉颖在东辛兴村走访调研展开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摸清基层法律需求的脉搏,志愿者团队深入东辛兴村村委会,开展了扎实的走访调研。他们走村入户,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并通过发放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全面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农户遇到的实际法律难题和潜在风险点,为后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团队还特别走进了东辛兴村当地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农业普法互动课。志愿者们巧妙运用情景模拟、法律知识小竞赛、法治故事分享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与农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融入其中,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启蒙法治观念,让遵法守法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队走进东辛兴村小学进行农业普法互动课程
此次深入乡村的普法实践,得到了当地农户和基层组织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农户们纷纷表示,志愿者们带来的法律知识“解渴”、“管用”,解决了他们长期以来的实际困惑,感觉维权更有底气,生产更有保障。活动不仅搭建了一座连接高校法学专业资源与乡村法治需求的桥梁,更展现了山科学子情系乡土、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
图为山东科技大学暑假社会实践队伍出征图
山东科技大学学子们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乡村校园,不仅有效解答了农户的现实法律问题,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也在实践中锤炼了自身本领,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价值。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法治是乡村善治的基石,而青年学子正是播撒法治阳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姝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