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马学阳)“老师,我的反光书签会发光!”“快看,这是我用麦秆做的画!”在保定市顺平县四联办小学的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 11 天来的收获。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筑梦护苗”服务队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的“橙悦”“黄润”“绿健”“紫艺”四大板块为抓手,从学业辅导、文明养成、心理健康到美育启蒙,为乡村儿童打造了全方位的成长赋能包。
橙悦助学:AI 让知识辅导更 “对味”
“这个 AI 画画工具能把我的作文变成漫画!” 在橙悦 板块的 AI 助学课堂上,一年级学生朱烨姗看着屏幕上自己写的《我的暑假》变成卡通画,笑得合不拢嘴。志愿者们利用 AI 工具创新辅导模式:通过语音识别纠正英语发音,用动画解析数学公式,让枯燥的习题变成趣味 “闯关游戏”。
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业基础,志愿者们还设计了 “分层任务卡”:基础层练习生字计算,提高层尝试看图写话,拓展层则挑战 “用机械原理解释不倒翁”。“以前觉得数学难,现在像玩拼图一样有趣!” 五年级学生石晟博的话,道出了趣味课堂的魔力。AI 赋能的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学习的自信。
黄润养成:文明习惯在场景中扎根
“穿黄色雨衣最安全,汽车很远就能看见!” 在黄润板块的“被看见才安全”课堂上,孩子们拿着反光背心在模拟车灯下实验,争先恐后分享发现。志愿者们以文明养成的场景重构为核心,将抽象的道理融入生活实践:通过反光材料实验让孩子明白出行安全的重要性,用“垃圾分类桌游”教会他们辨别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
“老师,我今天主动倒了厨余垃圾!”活动设计的文明打卡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好习惯贴纸——如不乱扔废纸、主动打招呼、节约粮食等。四年级学生王若涵在日记里写道:以前觉得文明是课本上的词,现在知道,就是每天多做一点点好事。
绿健护航:身心同频生长的阳光密码
“三人两足” 的号子声、跳绳的节奏声、笑声欢呼声…… 操场上,“绿健” 板块的户外游戏让孩子们尽情释放活力。志愿者们通过 “心理疗愈的生态表达”,将运动与心理疏导结合:奔跑跳跃中释放压力,“情绪魔法课堂” 上学习 “深呼吸解压法”,情景扮演中学会理解他人情绪。
“我画的‘安全港湾’里,有爸爸妈妈和好朋友。” 沉默寡言的二年级女生李梦涵,在 “心情彩虹” 绘画活动中第一次主动分享。志愿者们发现,运动后的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而当他们学会表达情绪时,心理韧性正在悄悄增强。“看着他们从羞涩到主动拉手奔跑,就像看到向日葵朝着阳光生长。”一位志愿者说。
紫艺绽放:乡土美学里的创造力
“这是用玉米皮做的小花,像不像田野里的雏菊?” 在 紫艺板块的绘画小课堂上,孩子们的创意令人惊喜。志愿者们带领大家采集麦秆、玉米皮等农作物,结合流体画技法创作 “乡村振兴色谱”—— 有的用麦秆拼出 “丰收的田野”,有的让彩漆在扇面上晕染出 “家乡的小河”。
“原来我们身边的玉米皮也是宝贝!” 孩子们的作品被做成展板,成了校园里最亮眼的风景。当《寻梦环游记》的光影在教室亮起,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响彻校园,美育早已超越技巧,变成对生命、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从 AI 助学的智慧课堂到文明养成的生活实践,从阳光操场的活力释放到乡土美学的创意表达,“筑梦护苗” 服务队用七色光的温暖,为乡村儿童的暑假画上了明亮的底色。正如结营时孩子们齐声朗诵的:“我们是小苗,扎根土地,向着阳光,长成栋梁!” 这份成长的力量,终将在顺平的乡间绽放出更绚烂的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