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到了湖南怀化鹤城区嬉麓非遗特色街区,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的寻根之旅。在这里,他们深入探访了两项传统艺术,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传统艺术的创新融合
在嬉麓非遗特色街区的一家工作室,调研团队见到了一位技艺传承人和她的女儿。母女俩向团队展示了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装饰品,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既有传统的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母女俩合作设计的作品,既有粗犷的图腾风格,也有简洁的现代设计,通过“国潮”风格,传统元素焕发出新活力。
团队成员还看到了一些特别的作品,比如根据经典画作改编的人物剪影,以及融入了现代动漫形象的设计。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还体现了年轻人对时代符号的记录和创新。
刀锋下的岁月记忆
在湖南省怀化市的五溪非遗园,调研团队还拜访了一位技艺传承人的传习工坊。工坊内,石材特有的清冽气息弥漫开来,传承人坐在木案前,专注地雕刻着。他向团队成员展示了雕刻工艺的全过程,从挑选石材、勾勒图案,到雕刻细节、抛光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透着对材料本真的尊重。
传承人强调,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创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传统艺术的魅力,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传承:传统艺术的新生
在“三下乡”活动中,调研团队不仅深入探访了两项传统艺术,更积极将文化送下乡。他们通过与传承人的互动,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短视频、线上展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古老艺术。同时,团队还组织了乡村文化讲座,向当地居民普及非遗知识,激发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团队还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手工课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乐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传统艺术所展现的匠心与创新,正是非遗在当代传承的生动写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青年应当积极关注并支持非遗传承,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时光的长河中持续焕发生机,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兴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