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王颢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感悟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7月5日至6日,沿黄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赴黄河博物馆、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黄河的历史脉络与生态治理故事,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母亲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7月5日上午,实践团来到花园口水利风景区。这里是黄河下游的起始段,也是“花园口决口事件”的发生地,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生机在这里交织。队员们参观了“将军坝”。将军坝是黄河大堤的起点,号称“水上长城”,坝上的“镇河铁犀”重达10吨,昂首凝视着黄河,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个铁犀是1997年重建的,原来的铁犀在1938年决口时被冲走了。”工作人员介绍说,“它不仅是治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学习将军坝二、黄河博物馆:穿越千年的“治河史诗”
7月6日上午,实践团抵达黄河博物馆。这座以“黄河”为专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如同一本翻开的“治河百科全书”,让队员们沉浸式感受黄河的“自然史、文明史、治河史”。其中实践队员深入学习黄河文化知识,感受黄河母亲的怀抱。
图为实践队员在黄河博物馆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队员在黄河博物馆学习黄河文化
撰文 | 王颢凯
图片 | 王娟
审核 | 郭浩杰 刘春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颢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