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深入践行“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今年暑期,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团队启动了云支教项目。该项目依托线上资源,同时在当阳市庙前镇郑琦乡村少年宫、湖北省当阳市玉泉街道干河村、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宜民佳苑等区域开展系列课程。课程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核心,旨在为乡村青少年搭建起认识自然、守护家园的学习平台。
课程内容紧扣 “生态文明”“自然教育”“乡村青少年环保教育” 三大主题,团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设计了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在多地同步开展的 “认识家乡生态” 环节中,团队通过 3D 地图、影像资料等数字化手段,带领孩子们 “云游” 当地森林、水系等自然景观,让熟悉的家乡风貌以立体形态呈现,激发青少年对本土生态的关注。同步推进的 “生态地图绘制” 活动中,孩子们在团队引导下标注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强化主动守护意识。
其中,像“自然侦探”这样的实践课程,已成为连接课堂与生活的重要纽带。团队通过直播连线,指导各地青少年记录身边的生态问题,如“田埂上的农药瓶”“河道里的塑料垃圾”等真实发现,并将其纳入课堂讨论。孩子们分组探究解决方案,形成了多份“乡村环保提案”,计划提交至当地环保部门。此外,虚拟植物生长实验、“环保小卫士”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将抽象的生态保护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推动环保教育从认知走向行动。
从当阳乡村到崇阳社区,云支教项目收获了显著成效。各地青少年参与热情高涨,在 “云游” 家乡时的惊叹、讨论解决方案时的专注、提交提案时的认真,展现出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与责任感。当阳市 “关心下一代” 协会副会长刘春林评价道:“这种覆盖多地域的开展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乡村青少年成长深度融合,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环保行动的参与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 “灯塔计划”心爱筑梦的重点项目,云支教打破地域限制,有效弥补了乡村学校在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领域的短板。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三大主题课程体系,扩大服务范围,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更多乡村土地上生根发芽,助力乡村青少年在守护家乡生态的实践中成长为 “绿色未来” 的建设者。(完)
云支教助学计划(简称“云支教”)由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联合多方于2018年设立,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方式,精准对接贫困县中小学校,为大学生助学支教和企业志愿服务提供可持续的教学直播平台和服务。帮助乡村中小学校接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截至2023年,共有18家企业、265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在安徽、青海、云南、海南、甘肃、四川、宁夏等地区的303所乡村学校,开展12,693课时云支教课程,直接受益学生1,052万人次。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致力于推动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截至2023年,知行计划已累计发动500余所高校超过1.6万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50余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开展包括乡村振兴、助学支教、环境保护、专业竞赛、实习就业、创新创业、云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及成长发展项目,惠及8,000余所乡村学校的超过310万名师生。
汇聚青年力量,创造美好世界。与知行计划一起,发现青年,发现未来。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由知行计划联合中国 500+顶级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系统、高校研究机构、高校基金会、青年组织、媒体和青年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支持创建,连接 400 万+优秀大学生,触达和影响全国 3,000 所高校,超过 4,000 万大学生。中心下设青年影响力研究中心和青年影响力实验室,旨在凝聚专业智慧,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和社会创新,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 以科技赋能青年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靖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