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陈永亮 宋雯钥)8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筑梦仲夏,童心绽放”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常青社区,为社区内的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法光学VR眼镜”科普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激发科学探索热情。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讲解VR眼镜课程 杨颜如 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耿佳怡作为授课老师,以趣味课堂形式开启VR科普之旅。课堂导入环节,耿老师抛出“你们听说过VR技术吗?它是什么?”“有没有体验过VR眼镜?感觉如何?”等问题,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踊跃分享碎片化认知,为新知识学习预热。
图为老师为小朋友分发制作VR眼镜的资料 杨颜如 供图
随后,课程聚焦VR眼镜原理与制作。耿老师拆解VR眼镜构造,讲解透镜、手机屏幕、支架作用,结合光学原理,说明“透过透镜将手机画面分屏处理,形成立体视觉”的奥秘。理论铺垫后,实践环节正式开启——为孩子们分发纸板、透镜、橡皮筋等制作材料,分步演示组装流程,强调“透镜对齐、手机放置稳固”等关键要点。
图为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制作VR眼镜 杨颜如 供图
材料分发完毕,孩子们迅速分组,在实践团成员巡回指导下动手操作。从折叠纸板、固定透镜,到调试橡皮筋,每一步都专注投入。过程中,既有小组协作的欢声笑语,也有遇到难题时的思考讨论,实践团成员及时答疑,保障组装顺利推进。当亲手制作的VR眼镜初见雏形,孩子们迫不及待用手机播放海底世界、恐龙特效等VR视频体验。戴上自制设备,真实与虚拟交融的奇妙画面,让孩子们发出惊叹,“好像真的置身海底,看到大鲨鱼游过来!”“恐龙就在眼前,太酷啦!” 沉浸式体验让科学不再抽象,化作触手可及的惊喜。
图为小朋友体验VR眼镜 杨颜如 供图
此次“魔法光学VR眼镜”科普活动,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的生动实践。以趣味教学为桥梁,将前沿科技带进社区课堂,既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又播撒科学火种。实践团成员用专业知识赋能科普,助力青少年感知科技温度,彰显高校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培育未来的责任担当,也为常青社区暑期科普教育注入青春活力,书写校社协同育人的温暖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永亮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