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织梦支教播新种,躬行实践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1 14: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68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关注到“双减”政策实施后,乡村孩子假期生活与视野拓展需求,以及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异等情况,2025年7月21日至7月27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织梦支教团”奔赴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开展以“创新创造创想,联通联合联动”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此前,受关注乡村教育理念影响,经济学院开展“爱苗行动”支教系列活动。此次支教团立足乡村教育实际,依托创新课程、文化浸润与联动实践,践行育人初心,在躬身实践中深化对教育使命的理解,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第一部分:创新课程引路,启迪思维之芽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支教团设计一系列创新课程激活青少年创造思维。洛书编程教学中,队员们研究国产编程平台适配性,将代码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讲解,通过手把手演示引导孩子实践。

“洛书”国产编程教学

思维美育通过心理博弈游戏和房树人测试,让孩子了解自我;动画分享会引入AI视频工具,队员们先自学操作技巧,再指导孩子让动画人物“动起来”。每堂课背后都是反复打磨教案的努力,让队员们体会到教育创新不仅是形式新颖,更是以学生为本的耐心与匠心,对“教学相长”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

思维美育

动画分享会

第二部分:文化浸润扎根,厚植知识之基

“文以载道,教以化人。”支教团以经典文化为载体,为孩子筑牢知识根基。诗海寻珠鉴赏课以《诗经》为本,队员们梳理意象与情感脉络,结合当地风貌引导联想,让诗词之美与生活相连。备课中,团队反复研读文本,挖掘乡土元素,力求经典贴近孩子生活。

诗海寻珠鉴赏课

跟着电影学英语课选择经典电影片段,设计“看场景—学表达—练对话”环节;趣味历史课以“创联三国”为主题,将历史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队员们在实践中愈发清晰:文化滋养不是简单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从经典中汲取智慧,自身文化素养也同步提升。

跟着电影学英语

趣味历史

第三部分:联动实践搭桥,拓宽成长之路

支教团搭建校园与社会连接的桥梁,不断深化对协同育人的理解。为让孩子拓宽视野,支教团提前与当地消防站、法庭沟通,确认路线、内容与安全事项。在消防站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在法庭了解审判流程,体会到安全教育与法治精神的分量。

走进消防站

走进人民法庭

带领孩子走进校史馆时,队员们和孩子一起领悟学校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邀请当地优秀教师共研经典时,队员们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每项活动都凝聚着团队的协调付出,让队员们认识到“联动”既是资源整合,更是责任共担,社会各界支持让支教更有温度,团队努力则让这份温度精准传递。

走进校史馆

“书香伴同年”读书分享会

第四部分:萌芽茁壮成长,青春之力护航

一周支教转瞬即逝,支教团从备课紧张到讲授从容,从协调奔波到活动落地,深刻体会“育萌芽”的重量。创新课程中学会化繁为简,理解教育的“慢”与“细”;文化课程里懂得从经典汲取力量,感悟教育的“根”与“魂”;联动实践中明白协同意义,体会教育的“联”与“合”。

结营大合照

教育之路漫漫,青春担当灼灼。织梦支教团的实践,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让队员们在基层教育一线深化了对“教育为民”的理解,锤炼了服务社会的本领。这正是当代青年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人民需求的生动缩影。未来,织梦支教团将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前行,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务实的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将以行动诠释青春奋斗的内涵,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