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手鞠与银饰之美

发布时间:2025-08-13 00: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兴宸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6日至8月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旅程,旨在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团队成员们深入湖北省宜昌市和湖南省凤凰县,亲身体验了手鞠和凤凰银饰锻制技艺,探索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手鞠艺术的传承

8月6日上午,团队首先前往了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屈敏老师的“掬水在”工作室。在这里,他们被草木的清香和丝线的交织所包围,探寻手鞠技艺的传承故事。屈敏老师向团队展示了手鞠的历史和制作流程,讲述了手鞠如何从唐代的“蹴鞠”演变成今天这种精致的传统手工艺品。

在屈敏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体验了手鞠的制作过程。他们学习了如何将干燥的薰衣草团揉成球状,并用棉线缠绕成球芯。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慢工出细活”的道理。通过这次体验,他们不仅触摸到了传统匠心的温度,更看清了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的责任。

凤凰银饰的锻制技艺

8月7日,团队转战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古城,继续他们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在银韵坊,麻利明老师热情地迎接了团队,并邀请他们体验银饰制作的过程。麻老师展示了一件精美的苗族少女盛装头饰,并鼓励团队成员亲自尝试银饰制作。

麻老师亲自演示了银条的熔炼和锻打过程,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控制力度和角度,确保银条的均匀性和强度。尽管遇到了挑战,但在麻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银饰制作的基本技巧。这次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无论是手鞠还是凤凰银饰,这些非遗技艺的发展都对当地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银饰产业和手鞠制作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这些传统技艺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古城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手鞠和凤凰银饰锻制技艺。团队成员们更加坚信,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新一代的积极参与和创新。他们期待将所学知识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共同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兴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