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杨媚媚 凌雯琪)在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的夏日里,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芽金穗赤韵突击队为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践行“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中“以美育人、以体健心”的理念,让艺术与体育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老幼携手的协作里,藏着艺术的温度;活力跳动的身影中,透着运动的力量。这场艺体融合的活动,正以独特的方式,为乡村注入美育的活力,为“百千万工程”中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添上生动一笔。
艺术是无声的语言,更是跨代沟通的桥梁。在艺术类课程中,突击队以“美育浸润”为指引,通过奥尔夫音乐课的律动共鸣、手链DIY的指尖协作、立体珍珠贴画的创意共融、十五运科普的主题共创,以及神奇的眼镜带来的奇思妙想,让老幼在共同创作中感受美、创造美,既落实了“面向全体、协同育人”的美育政策,也让“百千万工程”中“邻里互助、文化共兴”的内涵落地生根。
奥尔夫音乐课:乐动指尖,趣传杯韵
奥尔夫音乐课上,手偶大公鸡唤醒童趣,《何家公鸡何家猜》的手部舞蹈让指尖“会说话”。拍手跺脚间,孩子们领悟节拍的奥秘;拍桌、放杯、递杯的协作里,老幼配合将节奏融成杯子游戏,让音乐不再是单向传授,而是双向奔赴的快乐,这正是美育“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在互动中感受艺术的韵律,在协作中体会共融的温暖。1.图为突击队队员和孩子共同展示《何家公鸡何家猜》舞蹈
手链DIY:线串同心,珠连温情
手链DIY课程从“音乐开火车”起步,节奏的停与动间,悄然萌发着老幼间的默契。共绘设计图时,不同颜色的线条勾勒出各自的心意;串珠环节里,幼儿轻捏细线帮老人穿针,老人则稳稳扶着珠子教孩子排列——细线串起的不只是一颗颗珠子,更是跨代的理解与关爱,也为代际共融添上了细腻的一笔。
立体珍珠贴画:珠缀福字,画映童颜
以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与寓意吉祥的福字为画底,以圆润饱满的立体珍珠为彩笔,老幼协作的珍珠贴画课堂里,藏着跨代传承的温情。孩子们接过老人递来的珍珠,稳稳粘在图案的轮廓里;老人则细心整理珍珠的排列,教孩子们如何让福字的笔画更显立体。一双双稚嫩小手与一双双饱经风霜的手默契配合,让福字在珍珠的堆叠中有了厚重的吉祥意,让小动物在颗粒的点缀下有了鲜活的灵动感。当“福”字完成的那一刻,跨越年龄的合作,让传统吉祥文化有了新的传承方式,呼应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深层要求。2.图为老幼共做珍珠贴画
十五运科普:绘知盛会,笔传热爱
十五运科普课程里,孩子们先听十五运的故事,认识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寓意。随后,他们执彩笔为吉祥物填色,又在周边挥笔创作——画满运动器材,缀上飘扬的彩带与绽放的礼花,让整幅画面洋溢着盛会的热闹氛围。稚嫩笔触下的创意,既是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是美育中“以美培元”的生动实践,让孩子们在创作中种下对家乡盛事的期待。
神奇的眼镜:扭变奇思,巧造万象
扭扭棒课程里,孩子们先好奇地触摸这根能弯能折的“魔法棒”,接着跟着学做基础眼镜。很快,想象力便冲破束缚:有人给镜框加上猫耳朵,有人缠出小花当镜链,还有人把扭扭棒绕成戒指、项链。分享时,孩子们举着“神奇的眼镜”“会开花的戒指”,眼里闪着创造的光。从模仿到突破,从基础造型到奇思妙想的延伸,孩子们用双手让创意落地,正是美育“激发创新活力”的鲜活注脚,让每个孩子都敢在动手实践中绽放天马行空的想象。
体育是活力的符号,更是社区凝聚的纽带。体育类课程以“全民健身”为导向,通过在社区内开设面向老幼的啦啦操课堂,以及傍晚走进广场教广场舞阿姨们学练啦啦操,响应“百千万工程”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丰富群众生活”的要求,让这充满朝气的啦啦操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让健康与快乐在课堂与广场上蔓延。
活力啦啦操:操舞相携,情暖广场
啦啦操课上,孩子们先练熟“上举”“侧平”等基本手位,再跟着《APT》的旋律串成活力舞蹈,蹦跳间满是朝气。傍晚的社区里,突击队队员带着社区居民学跳《上春山》,分解动作时耐心示范,合乐练习时笑着鼓励。阿姨们的舞步从生疏到流畅,孩子们的喝彩声与音乐交织,让啦啦操的活力走进乡村角落。这场“课堂学、广场传”的运动,践行着“体育与美育融合”的政策理念,让健康生活的理念在互动中传递,让邻里情在舞步中升温。3.图为突击队队员教孩子们用花球跳啦啦操
从艺术课堂里的共绘共制,到体育场上的共舞共练,新芽金穗赤韵突击队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以“老幼共创”为核心,将“百千万工程”的惠民初心与“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育人目标融入每一个细节。在这里,艺术是情感的黏合剂,体育是活力的催化剂,而老少同频的笑声,正是乡村最美的韵脚。4.图为当地政府、社区工作人员与突击队全体成员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凌雯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