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倾洒的清晨,我和孩子们的自然探索之旅在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的活动中悄然开启。在希望工程点陪伴孩子们的时光,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自然与童真的交融中徐徐展开。
上午,我与小朋友们携手制作标本,创意的火花不断迸发,一个个心仪的蝴蝶标本诞生,欢声笑语弥漫在整个空间。
上午,制作蝴蝶标本的活动让孩子们瞬间安静又好奇。我们从装满各类蝴蝶的展示盒里挑选,孩子们眼睛发亮,仔细端详每一只蝴蝶,像在挑选稀世珍宝。选定后,我用热熔枪在底纸点胶,小朋友们小心翼翼把蝴蝶固定,专注又认真,小手指捏着蝴蝶,生怕弄坏。
制作时,小朋友的眼睛里透着满满的兴趣。小朋友们固定蝴蝶时,小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深怕把蝴蝶标本弄坏了成功后她眼睛笑成月牙,举着半成品炫耀。小朋友们观察细微,发现蝴蝶翅膀独特纹理,想象力如春日繁花肆意绽放。标本完成,放进相框,孩子们在后面认真写上名字与今日时间,这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第一件 “成果” ,专属纪念藏进相框 。
标本制作后,我和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开启专属绘画小剧场。小朋友眼睛亮晶晶,先画了只可爱小兔子,笔落下的线条带着雀跃。我笑着画另一只兔子,我们把我们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只兔子头上,接着我们一人补充一个元素,在图画上补充了草、苹果、太阳、鸟、蜗牛、鱼,草是随风晃的小细条,苹果像挂在枝头的红气球,太阳把光撒满画面,鸟在天上追着云,蜗牛慢悠悠爬,鱼在水里吐泡泡。画蝌蚪时,她笔锋一转,一群小黑点排着队,说“是蝌蚪找妈妈” 。每一笔,都是我俩的悄悄话,椅子边阳光暖暖,把画里的小世界烘得甜甜的。最后她小心把画收进小包,蹦跳着像揣了整个童话。
下午,一场充满惊喜的昆虫探索活动在小区周边开启。我们提前备好捕虫网等工具,出发前,队员马正勇为孩子们讲述昆虫科学家的故事,传递着对自然葆有敬畏、探索永不止步的精神,孩子们眼中满是向往与专注。踏入户外,自然的奇妙世界瞬间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用捕网捕捉美丽蝴蝶时,那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的模样,让我看到童真对美好的追逐。抓住蝴蝶后,孩子们瞪大双眼,凑近观察翅膀的纹理、色彩,仿佛在解码大自然写下的神秘符号。
继续探寻,蟋蟀成为新目标。当发现蟋蟀停在叶子上,孩子们轻手轻脚靠近,可机敏的蟋蟀总是敏捷躲开,这激发了孩子们更强的探索欲,一次次尝试,终于有孩子成功抓到,兴奋地展示给大家,那股子自豪与喜悦,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带着捕捉的“小宝藏”回到希望工程点,绘画环节随之展开。我引导孩子们将观察融入创作,一边用彩笔勾勒昆虫轮廓,一边关注其特点与色彩。从昆虫头胸腹的身体结构,到蝴蝶翅膀独特的花纹,孩子们认真描摹,还发挥想象力,为昆虫添上花朵、小草等背景,让画面满是生机。绘制中,大家分享观察发现,交流绘画技巧,热烈的氛围里,知识与友谊相互滋养。
一天的互动,于我而言,是能力的成长——组织活动、引导教学愈发得心应手;更是心灵的贴近——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对自然的好奇、对探索的渴望。往后,我愿成为他们探索路上的同行者,多开展这类活动,用陪伴作舟,知识为帆,带孩子们发现更多美好,助力他们在乐观开朗中,书写童年的精彩篇章,让这份对自然的热爱,成为照亮成长的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习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