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暖乡韵,AI留时光!珠海科技学院韶光筑梦突击队用科技为乡村老人定格温情

发布时间:2025-08-12 23: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慧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12日讯(通讯员 李慧)为深化乡村关爱服务,用科技赋能温情陪伴,珠海科技学院韶光筑梦突击队深入仁化县红山镇新山村开展“助农暖乡·AI留影”主题实践活动。突击队以田间助农为基、代际交流为桥、AI创意合影为亮点,在乡土间书写青春担当,尤其通过科技手段为老人留存美好记忆,让“时光定格”成为此次实践最动人的注脚。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新山村老人及AI创意合影作品合影。何俊毅供图

田间地头忙助农,青春汗水润乡土

走进新乡村,田埂间的身影成为队员们的第一站。看到老人们在农田里弯腰劳作,队员们迅速拿起锄头、镰刀等工具,主动分担除草、搬运作物等农活。阳光洒在沾满泥土的手背上,汗水滴落田间,却挡不住队员们的热情。“孩子们来了,地里的活儿轻快多喽!”一位老人擦着汗笑着说。这场“青春与土地的互动”,让队员们在劳作中体会农耕不易,也为后续的温情交流埋下伏笔。

▲图为队员帮助老人干农活的场景。廖懿供图

唠嗑听故事,岁月长河觅初心

农活间隙,队员们围坐在老人身旁,开启了“唠家常”模式。老人们慢慢讲述着新乡村的变迁:从过去的土路泥房到如今的水泥路新房,从靠天吃饭的农耕岁月到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队员们认真倾听,时而追问“当年村里的学堂是什么样的”,时而分享城市的新鲜事,在一来一往中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这些藏在岁月里的故事,不仅成为AI创意合影的灵感来源,更让队员们读懂了乡村的历史与温度。

AI巧筑“诗与远方”,创意合影藏深情

作为此次实践的核心亮点,AI创意合影环节让老人们收获了最大的惊喜。 队员们提前张影”,随后用AI技术将老人的照片与心仪场景精准合成:有的老人“站”在天安门广场前笑容灿烂,有的老人“依偎”在海边礁石旁眺望远方,还有的老人与记忆中的老村落“重逢”。当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创意合影打印出来,老人们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照片,眼中泛起惊喜的泪光:“这辈子没出过远门,现在看着照片,就像真的去了一样!”队员们还耐心讲解照片的制作过程,让老人们感受科技的神奇,更体会到被牵挂的温暖。

▲图为老人展示AI创意合影作品。沈阳 供图

▲图为队员为老人讲解AI合影制作原理。何俊毅 供图

物资传心意,点滴关怀暖人心

除了创意合影,突击队还为老人们准备了米面粮油、实用小家电等爱心物资。当队员们将物资送到老人手中,详细叮嘱使用方法时,老人们拉着队员的手反复道谢。“这些东西实用,你们做的照片更珍贵!”一位老人的话道出了心声——物质关怀暖身,而AI合影带来的精神慰藉更暖心。

▲图为队员为老人送上爱心物资。何俊毅供图

科技暖乡韵,温情永流传

夕阳西下,实践活动接近尾声,老人们捧着AI合影与队员们依依不舍道别。此次活动中,突击队累计帮助8户老人完成农活,收集乡村故事30余则,为15位老人定制AI创意合影并装裱成册,让科技真正走进乡村、温暖人心。韶光筑梦突击队队员们表示:“AI合影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我们用科技为老人编织的‘时光礼物’,让他们在岁月里看见向往的风景,这份感动比任何成果都珍贵。”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扶,更需要情感陪伴与精神满足。未来,突击队将继续探索科技与乡村关爱结合的新模式,让AI技术成为传递温情的纽带,让更多乡村老人在时光里留下温暖印记。

撰文 | 李慧、邓韬

图片 | 何俊毅、廖懿、沈阳

审核 | 保涛、廖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