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韵焕彩,童心创意流光

发布时间:2025-08-07 21: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可凡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于可凡、陈宇飞)为让扎染这一承载了千年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心中焕发生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韵织新 芳寻传遗”——芳寻非遗创新创业实践团,于2025年暑假期间走进崂山区中韩街道馨悦社区,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非遗扎染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蓝白交织的图案里,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扎染技艺里的文化密码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陈宇飞带领孩子们走进扎染的世界。从“青取之于蓝”的扎染渊源,到“青出于蓝”的染色智慧,再到“青胜于蓝”的创新实例……他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巧妙地串联起了扎染技艺与图案寓意的内在关联,并深入阐述了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回应着一个接一个的扎染小问题,课堂上的互动使得扎染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对这项古老技艺的浓厚好奇心,更加深刻地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扎染的内容 孙琰东供图

从指尖创意到布料生花

带着对扎染技艺的好奇,孩子们迎来了动手实践环节。实践团成员早已备好白色布料、木棒、染料等工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基础的扎染技法,细致入微地提醒着每一个细节。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手中的布料,模仿着实践团成员所教授的每一个技法,眼神中流露出对扎染技艺的好奇与尊重。他们小心翼翼地尝试,力求每一个步骤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像精心雕琢艺术品一样投入。当孩子们把扎好的布浸入染料时,看着白布一点点染上蓝色,眼里满是期待与惊喜。

图为孩子们见证扎染过程的场景 孙琰东供图

等待染色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表示:“扎染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打开布的那一刻会看到什么图案。这种“未知”之中,既蕴含着动手实践的乐趣,又深藏着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之美。

随着布料被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图案展现在眼前:有的像星空散落的光斑散落天际,有的像水中泛起的涟漪波光粼粼,有的像花朵般自由绽放……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着自己的成果。虽然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手法略显稚嫩,但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童真与创意,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中,既洋溢着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又流露出了对扎染“变魔术”般神奇魅力的惊叹,这便是非遗传承最真实的写照。

图为孩子们的扎染作品 孙琰东供图

让扎染走进生活日常

“扎染并不是仅存于博物馆里的展品,它亦可化身成书包上的一方布艺、服饰上的一抹独特纹饰,更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独特美感。”实践团成员在活动结束时说道。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扎染制作的乐趣,更让他们知道了传统技艺和现代生活如此紧密的联系和深度的融合。

图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芳寻非遗创新创业实践团与孩子们的合影孙琰东供图

未来,芳寻非遗创新创业实践团计划将扎染纳入“非遗课堂”,带着孩子们用扎染技法装饰文具、制作手帕,甚至尝试和现代服饰设计结合,让扎染从课堂走向生活。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说:“非遗的传承,既要守得住‘古’,也要留得住‘今’。让孩子们亲手做出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扎染作品,他们才会觉得,这项技艺离自己很近,值得一直传承下去。”而实践团的学子们,也将继续发挥专业所长,在传承扎染等非遗技艺的道路上,争做技艺的传播者、创意的开拓者,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可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