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龟蒙胜景,感悟山水人文——山东科技大学蜜枣志愿服务队临沂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纪实(三)

发布时间:2025-08-06 23: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巩宏远、宋浩宇、王云强、王星凯、朱轶泓   阅读 9.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巩宏远、宋浩宇、王云强、王星凯、朱轶泓)2025年七月下旬,山东科技大学蜜枣志愿服务队临沂小分队走进平邑龟蒙景区,开展自然与人文调研活动。队员们循着山间步道探访十二生肖石刻、九龙潭等标志性景点,在观览自然奇观中追溯文化渊源,在调研生态环境中体悟 “绿水青山” 的发展理念。

生肖石刻寻趣:石头上的民俗密码

在十二生肖文化园,队员们被依山而凿的石刻群吸引。每尊生肖雕像高约 2 米,或蹲或立,神态各异:鼠的灵动、牛的憨厚、虎的威严…… 刀凿痕迹里藏着工匠的巧思。“你看这龙的鳞片,是用斜纹凿刻的,阳光照过来像在游动。” 队员王云强指着龙形石刻讲解,大家纷纷寻找自己的生肖雕像,比对造型与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讲解员介绍,这些石刻融合了秦汉石雕风格与当地民俗,是 “石上艺术” 与生肖文化的结合。队员们还记录下石刻的保护状况,发现景区采用 “定期除尘、植被缓冲” 的方式减少风化,这种 “保护与展示并重” 的做法让大家深受启发。

▲图为志愿者在景区门口合照

九龙潭探幽:碧水间的传说与生态

沿山路前行至九龙潭,潭水清澈如镜,倒映着两侧苍翠的山体。队员们驻足潭边观察水质,用简易试纸检测酸碱度,记录周边植被种类:“水很干净,岸边有侧柏、黄栌,还有不少蕨类植物,生态保护做得真不错。”当地向导讲述着“九龙治水”的传说——相传古代九龙在此栖息,守护一方风调雨顺。队员们结合传说与实地观察,发现潭边设有生态警示牌,禁止乱扔垃圾和垂钓,“传说赋予了山水灵性,而现代保护让这份灵性得以延续。” 队员宋浩宇在调研笔记中写道,大家还与景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九龙潭通过 “雨洪调蓄 + 植被净化” 维持生态平衡,这种 “自然与人工结合” 的治理模式让调研更具实践意义。

▲图为志愿者与生肖石合照

山间拾遗:人文与自然的交响

除了标志性景点,队员们还漫步于龟蒙山间,探寻散落的人文印记。在一处清代石刻前,“龟蒙仙境”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队员们轻抚石壁,感受笔墨与山石的碰撞;路过千年古槐时,听村民说此树曾为路人遮荫避雨,如今成了 “祈福树”,挂满了游客的心愿牌。“自然景观因为这些人文故事变得更有温度。” 队员们感慨,调研中不仅用镜头记录山水之美,更收集了 6 则与龟蒙相关的民间传说,计划整理成小故事分享给更多人。

▲图为团队在石门下的合照

此次龟蒙之行,让队员们在生肖石刻中读懂民俗传承,在九龙潭边看见生态智慧,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中理解“天人合一”的深意。“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滴水都含智慧。”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调研所得与平邑县博物馆的历史脉络相衔接,让地域文化的传承更具立体维度,以青春视角讲好平邑的 “山水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巩宏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