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闸坡破解海洋牧场数智化振兴的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06 22:5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卓莹 陈子墨 乔子露 黄宇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6日至10日,广东工业大学“数牧蓝海”突击队为全面推进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速渔业现代化转型,激活海洋经济新动能,主动下沉一线,奔赴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海陵岛,聚焦海洋牧场数字化建设开展专项调研与实践探索,以实际行动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击队走访伟大海产有限公司

7月6日清晨,突击队走进伟大海产有限公司作业港区,遇满载而归渔船。队员实地观摩学习海洋牧场养育与打捞全流程。队员参与卸货,三十度高温下搬运海鲈鱼,汗水浸透工装,亲身感受渔民“靠天吃饭”的艰辛,体悟渔民生计之不易。企业负责人介绍,深海网箱养殖易受台风影响,或致全年心血尽失。公司养殖主要靠经验,岸边仅设简易监测设备,勉强看个水温、水质大概数据。遇上台风,还是依赖天气预报,用加固网箱这类老法子应对。数字化技术投入成本高、盈利风险大,且企业抗灾能力较弱。

图 1为数牧蓝海突击队队员与伟大海产渔民一起搬运海鱼

育苗大棚里的数字化困局

7月7日,突击队前往镇政府协助联系的鸿运水产种苗繁育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彭总就鱼苗养殖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展开交流。据介绍,该企业以小型温室大棚鱼苗养殖为主。对于数字化技术应用,其态度与伟大海产一致,认为智能投喂、智能水质检测等数字化技术存在成本过高、盈利不确定性大、保险保障不足等问题。

图 2为突击队队员与鸿运海水种苗繁育公司负责人彭俊耀合影

蓝色粮仓的破冰之路7月8日的镇政府座谈会气氛紧张,海陵区海洋与渔业局展示了两条成本曲线,其中近海鱼排养殖成本约为10万元,被视为渔民的“保命线”;而深海网箱的单箱投入则超过一百万元,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挑战。政府计划推动500户近海养殖户向深海养殖转型。然而,去年台风“海葵”造成了30户养殖户的重大损失,许多渔民对深海迁移持消极态度。此时,珠海帮扶团队展示了“海上游牧”养殖工船的设计图,这种船只能够承受12级台风,并配备自动清理网箱的机器人,计划在年底前进入闸坡港。团队认为,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向渔民展示“深海养殖能够保障生计”的可行性。随着调研的结束,关于蓝色经济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政策支持、适合小微企业的“轻量化”数字工具,以及养殖与旅游业的结合,正成为推动这一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图 3为突击队队员与珠海市驻闸坡镇帮扶工作队的林运明书记(左一)

闸坡镇副镇长梁福权(左二)会议后合影

政企共话海洋牧场数字化发展

在7月10号上午,突击队与阳江市海陵区海洋与渔业局黄汝盛局长进行深度访谈。一方面。了解到政府准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近海网箱养殖渔民转产至深海网箱养殖,助力闸坡镇现代渔港建设,并提升深海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图 4数牧蓝海突击队与黄局在会议室谈话

另一方面,牧蓝海突击队围绕海洋牧场数字平台项目进行成果汇报与经验分享。双方紧扣海洋牧场数字平台建设主题,就数据整合、技术应用、管理模式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谋划海洋牧场数字平台的创新发展路径,并针对政府、企业、合作社、渔民四级主体协同机制提出优化建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卓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