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突击队课程篇|游戏为桥,守护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16 19: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星宝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刘星宝、陈卓洋)为深入推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萤火虫”突击队走进东莞市高埗文康学校,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关爱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活动课堂,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增进彼此理解与情感沟通,他们用陪伴与欢笑,为孩子们的暑假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球伴同行:在碰撞中学会协作

以气球为道具,两两为一组用胸部或背部夹住气球,顺利运到终点即为成功。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考验着彼此的默契——脚步快了会摔跤,用力不均球会掉落。说完规则,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刚开始大家都急着往前冲,要么气球掉在地上,要么用力过猛被挤爆了,只能重新回到起点再次出发。经过几次后,他们逐渐找到了游戏的方法,两个人互相喊着口号,配合着对方的步伐,感知对方的节奏,主动调整自己的动作去适配,随着口号稳步向前,顺利把球送到终点。孩子们在过程中尝试了多种运输策略,在不断试错与相互鼓励中,培养团队默契。通过简单的互动,孩子们在欢笑中体会配合的力量,在共担中感受合作的温度。

图为同学参与活动课堂

盲人方阵:在黑暗中建立信任

在这个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戴上眼罩,选出两位引导员只靠语言沟通引导剩下的小组成员把手里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这考验了他们的表达沟通和用心倾听的能力。起初引导员对着杂乱的绳子也一筹莫展,支教老师看到后及时引导,让孩子们有了信心,不再慌乱,认真指挥每一位小组成员。“先朝左边走两步,然后转身”,在一声声清晰坚定的引导里,大家重新聚拢在一起,虽闭眼行走却步伐稳妥,黑暗中摸索到了那根无形的信任之绳,原本无措的孩子们终于脚步坚定,方向清晰。摘下眼罩的瞬间,看到歪歪扭扭却大致成方的绳子,在开心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冷静思考、主动担当,并深刻领悟了相互信任、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图为支教老师协助活动开展

心有灵犀:在交流中读懂彼此

当“无声表演猜词”的游戏规则在大屏幕上亮起时,孩子们立刻摩拳擦掌进入状态。这个特殊的表演形式不仅考验孩子们对词语的精准把握,还要求他们能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台上的小演员们或反复切换肢体形态以求具象化抽象词汇,或通过协同配合构筑小情景突破单人演绎的局限,更有小机灵采取“跳词战术”优先突破简单关卡。随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一沓词语卡片在思维的火花中迅速流转完毕——这场创意演绎既锻炼了表演者的表达能力,又激活了猜题者的思考能力,在抽象思维与具象动作的碰撞中搭建起默契的沟通桥梁。

图为支教老师与同学课堂互动

合作拼图:在碎片里凝聚力量

拼图游戏成了脑力比拼的战场。各小组分别领取了一幅打乱的拼图,每组的拼图碎片混在一起,必须先分类再协作完成。起初,部分孩子因争抢碎片争执不休,有的则面对碎片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支教老师耐心地引导:“想想看,谁擅长找边缘?谁擅长拼图案?”于是,孩子们开始分工参与:有人负责分拣颜色,有人专注拼接角落,有人当“巡视员”查漏补缺。当每个人不再为手中碎片较劲,彼此目光互扫片刻,手便开始将手中拼图默默递予正确的位置。当最后一块拼图归位,完整的图案展现在眼前时,孩子们会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序分工合作可以战胜更多困难。

图为同学们参与拼图活动

萤火为灯,引路前行。课堂从不止于课本,游戏里学会的倾听与配合也同样珍贵。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非终点,而是“萤火虫”播撒温暖的全新起点。课程里凝聚的点点微光,从不会因活动落幕而黯淡。“萤火虫”突击队会始终怀揣这份热忱,继续奔赴更多山川与街巷,努力照亮每一颗等待被温暖的心。让这份守护如星火流转,让这份关爱随时光绵延,在一程又一程的传递里,永远明亮。

撰文|刘星宝、陈卓洋

图片|雷甜甜、林瑞晴、邹文婷

审核|张建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星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