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了解家乡特色、热爱乡土资源是青少年未来建设家乡的情感基础。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家乡农业的自豪感与兴趣,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爱心托管班”于7月14日在景阳镇革塘坝社区教学点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特色农业”主题课程,为当地青少年的成长注入温暖力量。
本次课程由志愿服务队李赵灿老师主讲,以“认识家乡特色农业,感知农耕智慧科技”为主线,巧妙融合知识讲解、图片展示等互动游戏。课程伊始,李赵灿老师以“什么是特色农业?”的趣味提问切入,讲述其具有“独特性、高品质、有文化”的特点,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求知欲。紧接着,课堂镜头聚焦建始本土的特色农产品:从“树上天然糖果”——建始甜柿到“健康食材之王”——建始魔芋;从“高山宝石”——关山葡萄到“深山金凤凰”——景阳鸡。这些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家乡特色农产品的直观感受,更一步丰富了孩子们对家乡丰饶物产的认知。
随后激动人心的“老祖宗的种地秘籍”环节正式拉开帷幕,采用木犁等传统农具拟人化的自述教学模式使得晦涩难懂的农业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引用“二十四节气歌”来揭示了古人顺应天时的智慧。紧接着李老师提出“除了木犁之外,还有哪些传统农业工具呢?”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随即,画面切换至现代科技,给土地装上‘超级大脑’!——智能温室大棚精准调控环境,无人机在田野上空高效作业,极具科技感的画面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如何为传统农业插上高效腾飞的翅膀,助力家乡农业的转型升级,这些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物产,更架起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对话的桥梁。随后进入课程最后的寓教于乐互动环节。通过“猜一猜”图中展示的是什么农业产品的小游戏和“课堂讨论”,在考验同学们的观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李赵灿老师,她表示:“这次特色农业展示课,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家乡引以为傲的农产品名片,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们真切地看到了家乡土地上孕育的‘宝藏’及其背后的智慧与科技,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乡土、关注农业的情感。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参与讨论、为家乡特产设计宣传语的那一刻,一颗关注农业、热爱家乡、向往乡村振兴的种子,已悄然在他们心中播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