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
七月流火,步履不停。为扎实推进实践工作落地,英歌逐梦先锋突击队循着文化脉络与实践需求,开启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征程。从街道会商敲定物资与活动细节,到古城探访触摸历史肌理与文创活力,再到书院洽谈明确展览规划,终至英歌传承基地见证训练风采——每一步走访都锚定目标,每一次交流皆凝聚共识,为后续实践的深耕细作筑牢根基,让青春足迹在传承与服务的路上清晰可鉴。
中山街道会商:物资筹备与活动事宜敲定
调研第一站,队长林根辉带领队员走进中山街道,与当地负责人围坐畅谈。从“百千万工程”所需物资的清单细化,到系列活动的流程打磨,每一个细节的敲定都凝聚着校地协同的诚意。这场会面,不仅为后续实践筑牢了物资保障的基石,更让青春服务的方向与地方需求同频共振——以务实姿态开篇,让每一份准备都为传承与振兴蓄力。
▲图为队员与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座谈
揭阳古城调研:探访学宫、庙宇与文创
调研第二站,英歌逐梦先锋突击队的调研脚步踏入揭阳古城,在青石板路与飞檐翘角间,开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寻访。
从揭阳学宫的文脉绵延,到城隍庙的民俗印记,再到双峰寺的禅意悠长,队员们细察建筑肌理里的文化基因;指尖拂过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又触摸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每一步丈量,都是对英歌文化生长土壤的深度解码——让古老技艺的传承,始终扎根于这片厚土的烟火与底蕴之中。
▲图为突击队成员前往揭阳古城进行拍摄
▲图为突击队队员前往揭阳古城进行拍摄
▲图为突击队队员探访揭阳学宫
东湖书院之行:敲定展览事宜
调研第三站,英歌逐梦先锋突击队走进东湖书院,在飞檐映日、书卷飘香间,为一场文化之约锚定坐标。
队长林根辉带领队员与书院负责人促膝长谈,从展览空间的动线规划到展陈细节的匠心巧思,从时间节点的精准衔接至互动环节的创意落地,每一项安排都反复打磨。指尖拂过书院的青砖黛瓦,目光掠过待布置的展场角落,这场会面让英歌文化的展示蓝图愈发清晰——当传统艺术遇见百年书院,一场关于传承的对话,正酝酿着惊艳亮相的序章。
▲图为揭阳东湖书院的外景
▲图为与揭阳东湖书院负责人进行展览的讨论
▲图为展览场地的观看
▲图为调研小组与揭阳东湖书院负责人合照
榕義兴英歌基地:观训留影
鼓点震落晨露,脚步踏响传承。7月17日,英歌逐梦先锋突击队走进揭阳市榕城区榕義兴青年英歌传承基地,在铿锵律动中,触摸英歌文化最鲜活的脉搏。
队员们驻足训练场边,看年轻英歌者腾跃挥棒,听鼓点与呐喊交织成最赤诚的节奏。镜头定格下每一个专注的瞬间,既是对坚守者的致敬,亦是对传承火种的记录。这场探访,让英歌精神不再是文字里的符号,而成为可感可知的力量,为后续的传承实践注入滚烫的灵感。
▲图为榕义兴英歌队训练场景
▲图为榕义兴英歌队训练场景
▲图为榕义兴英歌队训练场景
为期四天的调研足迹,从物资筹备的务实对接,到古城文脉的深度探寻,从展览蓝图的精细擘画,再到传承现场的鲜活触摸,英歌逐梦先锋突击队以脚步丈量初心,用镜头定格传承。每一步走访皆为铺垫,每一次驻足都是蓄力,只为让英歌文化的火种,在青春实践中燎原成势。镜头里的影像、心田间的感悟,终将化作后续实践的底气,让英歌文化的薪火,在青春的接力中愈发炽热明亮。
这是一场文化与青春的碰撞,我们用行动传承非遗,期待英歌舞在更多人努力下舞动出更精彩的未来!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林根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