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信息学院赴四川阿坝州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29 12: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紫恒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12日至7月18日,长安大学赴四川阿坝州“羌韵新农,云泽阿坝”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怡菲的带领下,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刻感悟四川阿坝抗震救灾精神,并切身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圆满完成了各项实践任务。

实践队抵达汶川县映秀镇

抵达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后,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壮举。纪念馆生动展现了地震经过、灾后重建以及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队员们从中深刻体会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力量。随后,队员们前往漩口中学遗址参观,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地震前后的发展历程,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地震后民族团结的力量。通过这一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需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队员参观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队员们参观漩口中学遗址并献花

在自然朴素的水磨古镇,队员们深入街巷,实地调研了当地菌类、药材、土茶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情况。队员与当地老板交流,详细了解了这些农产品的种植过程、生长情况以及市场概况。随后,队员们参观了羌绣文化馆,在负责人的介绍下,仔细观看了各种羌绣作品,并通过简单动手制作进行体验,了解了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和文化内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产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挖掘农产品的文化价值,还能通过手工艺的传承,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活力。

队员们观察羌绣针法、试戴羌绣作品

水磨古镇特色农产品

在小金县,位于群山之中的官寨村,依托民族文化和山景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等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村支书还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村子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取得的发展成就。随后在玫瑰庄园的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小金县独特的高原气候与土壤条件,为玫瑰提供了绝佳环境,生产出的玫瑰精油、花茶等特色产品具有极高品质。最后在在苹果庄园的实践活动中,由相关负责人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果园管理,并听取了负责人关于 "共享农庄" 理念和苹果园的管理规范的详细介绍。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活力在于创新经营,只有将本土产业与消费需求相结合,才能激活土地的多元价值,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长效动力。

实践队员与玫瑰庄园负责人和工人交流

苹果园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共享农庄”理念

此次阿坝州之行,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实践中收获颇丰,深刻感悟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在民族地区的真实落地。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感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抗震救灾精神与乡村振兴的创新智慧融入成长之路。未来,队员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锤炼本领,将民族地区的发展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既传承奋斗精神,也探索助农新路径,努力带动更多青年关注乡村振兴,为民族复兴与共同富裕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 | 马紫恒

图片 | 安钰涛 杨健婷 钟俊杰

审核 | 王怡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紫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