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一村一品”团队深入调研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汉乡无花果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29 22: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美合日努尔 铁拉里沙提 白佳怡 王瑞雪 徐贝   阅读 4.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7日至22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村一品”调研队赴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汉乡无花果产业,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图为阿孜汉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美合日努尔 供图

阿孜汉乡被誉为“中国无花果之乡”,在这里百年的无花果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果子,当地人将饱满香甜的无花果称为“糖包子”,既是各族群众的味蕾记忆,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阿孜汉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光照、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沙质土壤,为无花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当地无花果种植历史悠久,现存众多百年以上树龄的无花果树,其中不乏有树龄达450年的古树,文化底蕴深厚。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当地无花果种植园。皮薄无核、甘甜多汁的无花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队员们还观察了无花果树的生长状况,了解到当地无花果有多样的品种。不同品种在果实大小、口感、成熟时间等方面各有特色,丰富了当地无花果产业的多样性。

图为阿图什市阿孜汉乡无花果生态园内的无花果。 美合日努尔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对当地果农进行了访谈。据果农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无花果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助力产业升级。一方面,推广现代化果园管理技术,包括幼苗培育、滴灌精准灌溉及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提高无花果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推动无花果产业与旅游业、餐饮业、加工业联动发展。2024年,全乡无花果集体收入达140余万元,相关加工业销售额近240万元,旅游收入也十分可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与果农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长期以来鲜果保质期短一直是制约阿图什无花果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通常无花果常温下仅能保存1-2天,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针对性引入气调保鲜包装袋,优化采摘、入库、分选流程及气调比例,将新鲜无花果保存期延长至15-21天。同时,成立无花果合作社,建设交易市场、储藏冷库等配套设施,拓宽销售渠道。如今,阿图什无花果不仅通过传统批发零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还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走向更广阔市场。

图为文化旅游景区内售卖的金黄无花果堆成的“甜蜜小山”。 美合日努尔 供图

调研队发现,阿图什无花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文化挖掘与传承。在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无花果风情街,烤肉用无花果腌制,酸奶刨冰淋上无花果酱,烤馕中也融入无花果元素,各类无花果特色美食吸引众多游客。景区内,连接农户果园的木栈道旁,每户家门口都挂有牌子,显示农户名字、无花果树龄,游客可现场沟通采摘,扫描二维码还能在线上购买无花果干等果蔬制品。此外,当地还提炼无花果符号作为文化LOGO,打造无花果主题民宿、手工艺工坊等,丰富旅游体验,提升产业附加值。

图为调研队成员在文化旅游景区内合照。 艾克代 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克州阿图什阿孜汉乡无花果产业特色与发展现状,感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所付出的努力。更让调研队员明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由具体的行动和生动的实践。阿孜汉乡的无花果,不仅结出了甜蜜的果实,更结出了民族团结奋斗的希望。这份经历也让团队成员明白,作为青年学子,不仅要用眼去看、用笔去记,更要用心去悟、用力去做,把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让更多像阿孜汉乡这样的地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文 | 美合日努尔 铁拉里沙提 白佳怡 王瑞雪

图 | 美合日努尔 艾克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