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识破骗局手段”主题安全教育课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07-29 12: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为有效提升乡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诈骗的能力,帮助他们认清诈骗陷阱、守护个人财产与信息安全,近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马鞍山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识破骗局手段”主题安全教育课。活动以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为出发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和互动问答,将防诈骗知识巧妙融入课堂,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校园安全屏障。

课堂上,志愿服务队老师阮文煊以“诈骗的本质是什么”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骗子总想不劳而获,用说谎、耍手段的方式骗钱骗信息。”随后,她结合小学生常接触的场景,揭秘了三类常见骗局:网络上“10元买游戏皮肤”的虚假交易、冒充父母通过AI技术实施的“亲情关怀”诈骗,以及二手平台上以“交保证金解冻账户”为由的圈套。在案例分享环节,“13岁男生被‘免费代练’骗走游戏账号”“留守女生因‘共享屏幕’被盗刷2.1万元”等真实故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骗局的危害。课堂最后,阮文煊总结出“四步法”防骗技巧:不贪小便宜、核实信息源、保护个人信息、遇事多商量,并带领大家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的警示语。

据悉,此次防诈骗课堂是该支教团队“安全护航计划”的一部分,后续他们还将通过情景剧、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开展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主题教育,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参与课堂的小学生何梓馨,他说道:“以前总觉得骗子离我们很远,听完课才发现,原来游戏账号、父母的微信消息里都可能藏着圈套,以后遇到陌生人要密码、让转账,一定会先问老师和爸妈。”负责此次课程设计的支教团队成员阮文煊表示:“小学生社会经验少,容易被新奇事物或紧急情况误导。希望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和互动,让防骗意识扎根在他们心里,不仅自己能警惕,还能提醒身边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