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筑梦兴乡”实践队眼视光技术专业师生们在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开展银龄视界暖心行动,她们要做的,不仅是找到白内障、青光眼的早期影子,更是替岁月擦去老人们眼前的雾,让夕阳的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辨。
专业设备驻乡村 打造家门口的“护眼站”
义诊现场热闹非凡,前来咨询、检查的中老年人排起长队。在场的师生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视力检测并细致记录数据;有的操作裂隙灯、眼压仪等专业设备,排查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病变;还有的耐心询问老人用眼习惯与基础病史,针对性给出护理建议。
最受关注的是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环节。“阿伯,您保持着不动,额头贴紧,眼睛看正前方亮光就好。”老师轻声引导李大爷完成检查,屏幕上清晰呈现眼球内部结构。“您的晶状体有点混浊,是早期白内障迹象,平时要多防晒、定期检查。”李大爷看着屏幕连连点头:“这东西真神!以前哪知道眼睛里啥样,这下心里有数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眼科服务。
科普宣教接地气 破解误区筑防线
针对中老年人高发的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等问题,实践队员用“大白话”讲解知识。从“白内障像镜头蒙了雾”的形象比喻,到“青光眼不及时治会失明”的风险提示,再到“老花镜要定期换”的实用建议,让老人们听得懂、记得住。
他们反复强调日常护眼要点:不用脏手揉眼、多吃胡萝卜和蓝莓等护眼食物,还提醒“定期查眼比生病再治更重要”,引导树立“早预防、早干预”的健康观念。“看手机就像让眼睛‘扛大包’,扛久了肯定累!‘20-20-20’口诀就是让它歇歇脚——看20分钟,望6米外,歇20秒。”通俗讲解让村民王大伯恍然大悟:“原来白内障不是眼珠‘发霉’啊!你们讲得透亮,我这老头子都懂了!”现场笑声一片。
贴心服务获点赞 健康关怀暖人心
活动持续一天半,师生们为近百位老人完成基础眼健康检查与咨询。离开时,仍有村民赶来询问,一位阿婆拉着学生的手说:“你们讲得太有用了,下次啥时候再来呀?”“这活动太及时了!我眼睛花了好几年,去县城医院嫌麻烦,今天在家门口就查清楚了,还教我咋保护,真贴心!”刚做完检查的张大爷笑着点赞。不少老人表示,不仅了解了自身眼部状况,还纠正了“眼睛花是正常老化,不用管”的错误想法,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以专业服务打通乡村眼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既解决了老人们“看病远、检查难”的问题,也让科学护眼知识深入民心。光明并不遥远,它就藏在一台小小设备、一句贴心解释里。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兴乡”实践队用专业与热忱,在青山绿水间践行对基层健康的关怀,让“守护光明”的承诺悄悄扎根在乡村的每一寸土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凌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