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运用花草进行美术创作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胡颖、薛茗月、张子松)7月23日,湖北大学"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在新华镇托管班开启时空对话。当清水浸透的废纸在木桶中褪去字迹,千年前蔡伦的智慧在神农架林区孩童指尖悄然苏醒,一场融合古法技艺与生态美学的花草造纸实践课,正让文明的薪火跨越时空界限。
一纸千年:从蔡伦革新到环保启蒙
"这些废作业本,曾是树苗的年轮。"志愿者轻扬手中纸页,将时光回溯至竹简笨重的年代。蔡伦改良造纸术的故事,在甲骨、丝帛与树皮麻头的对比中鲜活起来。话音忽转:"今日我们以废纸为材,变废为宝,让它们重获新生。"古今智慧在此刻交汇,资源循环的种子随纸浆荡漾开去。
▲图为志愿者对花草古法造纸的讲解
巧手化浆:古法四诀现真章
木槌起落间,纸絮在清水中化作绵密云团。孩子们屏息凝望志愿者行云流水的操作:"捣浆要匀!" 碎纸在石臼中渐成膏脂;"抄纸要稳!" 竹帘轻提,水幕倾泻处竟浮出纤薄素笺。当第一张湿纸在框中显现,惊呼声撞得阳光微颤:"原来纸是'捞'出来的!"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纸浆
▲图为志愿者协助小朋友们制作纸张
草木入画:方寸承载乡土情
"快看!花瓣在纸上游起来了!"雏菊与蕨叶被稚嫩指尖轻按进纸胎,瞬间定格成灵动浮雕。孩子们化身自然调色师,将山野馈赠锁进纤维脉络。"这是神农架的彩虹,"女孩轻抚蒲公英镶嵌的纸坯笑靥如花,"我要把它装进写给外婆的信封。"
▲图为小朋友们运用花草进行美术创作
匠心传承:汗水浇灌文明根
阳光穿过晾晒架,在花草纸上投下琥珀色光斑。"当孩子亲手挤压纸浆时,'纸上得来终觉浅'才真正有了重量。"服务队负责人拾起浸透童真的作品说道。捶打声与欢笑声交织的课堂里,孩子们在古法复原中读懂双重真谛:每张纸都是自然的馈赠,每次创造皆需汗水的滋养。
▲图为部分小朋友作品展示
纸短情长:青苔墨韵续新篇
本次课程不仅让古老的造纸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更以“做中学、学中悟”让劳动教育兼具文化厚度与温度。利用废纸再造、融入花草创作的过程,也悄然种下热爱传统文化与践行环保的理念。当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纸张,感受指尖草木清香时,收获的不仅是独一无二的作品,更是对“劳动创造美,环保守护美”最生动的认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子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