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执槌明法理 实践普法育新苗——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法润童心”实践团社区模拟法庭播撒法治种子

发布时间:2025-07-07 22: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邹晔 邱奇炜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积极响应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普法形式的号召,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2025年7月2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法润童心”实践团来到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文教路北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少年模拟法庭”体验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成功举行!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模拟法庭角色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求知氛围浓厚。实践团成员邹晔创新教学方式,以话题导入、互动问答和校园小故事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启蒙课。课程围绕法庭元素,从国徽、法袍等象征意义入手,通俗讲解庭审角色职责与流程。通过讲解,抽象法律概念变得具象,法庭的庄严与法律的权威在孩子们心中初步建立,为后续实践环节做好铺垫。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孩子理解剧情

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孩子们按兴趣特长认领审判长、公诉人等法庭角色,模拟剧本改编自真实校园案例。分组后,小 "审判长"" 审判员 "研读案情、梳理焦点,小" 公诉人 " 剖析证据、打磨陈词,实践团成员巡回指导法律知识与角色演绎。活动室内法言法语不断,孩子们通过反复演练,有效提升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图为“小小少年模拟法庭”正式“开庭”

随着法槌的清脆声响,模拟法庭正式进入庭审程序。担任 "审判长" 角色的学生敲响法槌,宣布庭审开始。"公诉人" 随即起立,庄重宣读起诉书,明确指控内容;"辩护人" 针对指控内容进行专业抗辩,并依照法定程序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在法庭调查与辩论环节中,控辩双方围绕证据效力与法律责任展开激烈交锋,充分展现出良好的法律思辨素养与辩论能力。最终,"审判长" 依据评议结果,当庭作出宣判。全体参与学生完整呈现了从开庭准备到宣判的全部庭审流程,尽管部分环节略显青涩紧张,但整体表现专业规范,赢得现场观摩师生的一致认可与热烈掌声。

▲图为小“审判长”宣读判决书

本次模拟法庭将抽象法条与司法程序转化为实景体验。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直观理解 "法律平等"" 程序正义 " 等法治内核,让司法权威与职业责任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认知。活动不仅锻炼了逻辑思辨、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更以沉浸式教学,搭建起法律知识传播与法治理念培育的平台,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筑牢根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奇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