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黄谢、彭虹、吴佳临)“三餐入吾馔 ,一滴味无穷”,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曾为湘潭酱油赋此句。为了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深意,7月7日,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 传播非遗新声”中华文脉传承团赴湘潭龙牌酱油生产基地开展实践学习,深入探寻百年老字号背后的匠心传承与文化底蕴。
在龙牌酱油行政支部书记、研学基地主任戴晶晶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酱油博物馆。戴晶晶以“一滴酱油,百年匠心”开篇,详细讲解了龙牌酱油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古法酿造技艺。从清代“湘酱贡品”的辉煌到近代“酱香飘四海”的盛名,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匠心有继,薪火长传”的文化厚重感。“我这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就是晒好酱油。”戴晶晶介绍到,这是龙牌酱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王培其一生的格言,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们受益匪浅。
随后,实践团走进晒酱场,近距离观摩工人“春曲夏晒,秋收冬藏”的传统工艺。烈日下,工人们翻动酱缸的身影与阵阵酱香交织,令实践团的成员们慨叹“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工匠坚守。
走出发酵车间,实践团的成员们对龙牌酱油的百年传承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从博物馆里的历史故事到晒酱场里的亲手操作,大家不仅看到了传统工艺的严谨,更感受到了一代代工匠的坚守。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份感悟融入学习生活,用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的延续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佳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