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浙江省扎实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并将传统书院复兴活化列为部署八大行动之一。在此背景下,8月14日,湖州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8名学子组成“浙里问学”实践团,聚焦“文化浙江视野下浙学书院活化复兴路径研究”课题,前往仙居县皤滩乡桐江书院开展实践调研,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笔墨记录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在桐江书院合影
历史积淀:千年弦歌寻根脉
桐江书院肇建于南宋乾道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素有“江南第一书院”之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朱熹曾在此讲学,现在还保留着他题写的匾额真迹。”讲解员指着悬挂在大成殿上地古匾,语气中透露着自豪。走入书院,只见院内粉墙黛瓦,与苍劲古木、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大成殿内的古乐器、旧书院,尽显儒学氛围。讲解员娓娓道来,介绍着书院历代先贤再次讲学论道地故事。团队成员细细聆听,仿佛能感受到朱子“苦心、苦志、苦其心志”的苦槠之志。
桐江书院不仅是仙居地文化地标,更是浙江书院史上的重要篇章。自南宋以来,这里培养了无数才俊,见证了地方文脉的延续。正如讲解员所说:“书院不是冰冷冷的建筑,它是一部活着的文化史。”
▲图为“江南第一书院”石碑
创新发展:古韵新声观活化
与许多只停留在保护层面的古书院不同,桐江书院注重传承中的创新。依托仙居“御史故里”的美誉,书院打造了仙居御史文化馆,展陈御史人物事迹与清廉精神;联合专家学者定期举办经典读书会,让儒学智慧焕发新光彩;科学规划研学主题路线,吸引各地师生前来感受书院文化。“我们每个月会有不同主题的读书会,既有经史子集的研读,也有结合时事的探讨。”讲解员边带领大家参观边介绍。团队成员体验着展馆内的互动装置,沉浸式感受礼乐文化和读书人精神。
桐江书院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入选省级社科之家及第三批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这些成就正是“活化”的生动体现。桐江书院立足深厚文化内核,联动教育、旅游等多领域,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路径,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使古老书院焕发新时代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桐江书院御史文化馆
未来展望:智启新程绘蓝图
谈及桐江书院的未来发展,讲解员向我们提及了“桐江书院宋韵文化主题街区”的规划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旨在通过打造极具宋韵特色的桐江书院,形成文化IP,实现以书院文化“小切口”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目标。
在调研中,实践团队还走访了书院周边的盐运古道、道渊古宅等历史遗迹,了解地方文脉与书院发展的共生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古代书院教育课程
青年使命:文化传承在路上
从南宋讲堂到文化高地,从传统模式到文旅融合,桐江书院的探索与实践,彰显了“文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了解了桐江书院的历史与现状,更在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文化不仅是记忆的延续,更是未来的方向。”指导老师在总结时说道。新时代的青年,既要作文化的学习者,也要做文化的传播者与创新者。桐江书院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卿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