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红手印” 到 “绿代码”:安财学子探寻小岗村三产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7 06: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书洋、孙静宇、陈云云、王丹、杨慧敏、曹婷婷、周居正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这 500 亩彩色稻穗组成的‘小蜜蜂’图腾太震撼了,既好看又有寓意!”2025 年 7 月 5 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凤阳县小岗村的稻田边,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周洁的带领下,走进 “改革第一村” 小岗村,开展 “从‘红手印’契约到‘绿代码’生态:探寻三产融合新路径” 主题调研,解码乡村振兴的小岗密码。​

为响应中央 “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 号召,“银” 领者队聚焦小岗村这一改革标杆,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探寻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同类乡村发展提供借鉴。小岗村从当年的 “红手印” 改革契约,到如今的 “绿代码” 生态转型,其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抵达小岗村后,博士工作站站长雷松林博士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他向队员们详细讲述了小岗精神的起源 ——1978 年,18 位村民按下 “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往事,以及近年来小岗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种植到 “农业 + 文旅 + 电商” 的多元发展,雷博士的讲解让队员们对小岗村的转型之路有了整体认识。​

随后,实践团来到小岗村助农直播基地。明亮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地向网友推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亲自参与直播带货,体验选品、讲解、互动等环节。“通过直播,咱们村的葡萄、大米能卖到全国各地,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了 800 万元。” 基地负责人介绍道。亲身实践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电子商务为乡村注入的数字动能。​

下午,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见到了大包干发起人之一关友江老人。在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菜馆里,老人回忆起当年按下 “红手印” 时的忐忑与决心,叮嘱同学们要传承 “敢想敢做、敢为人先” 的小岗精神。“改革不容易,但只要是对老百姓好的事,就值得去闯!” 老人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告别关友江老人后,实践团走进小岗村葡萄采摘园。翠绿的葡萄藤下挂满了饱满的果实,队员们体验了采摘乐趣,更在园主的介绍中了解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成果。“我们采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手机就能控制灌溉施肥,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三成,品质也更稳定。” 园主的话展现了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作用。​

采摘园对面的 500 亩彩色稻田成为当天的 “打卡点”。由不同品种稻穗组成的 “小蜜蜂” 图腾与 “民为邦本” 标语相映成趣,既构成了精美的大地艺术景观,也象征着小岗人勤奋耕耘的精神和 “以民为本” 的发展理念。这一 “农业 + 文旅” 的创新模式,让队员们看到了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

实践总结中,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董泽灵感慨道:“此次小岗之行不仅看到了从‘红手印’到‘智慧田’的蝶变,更读懂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 大家表示,未来将把这份感悟融入学业与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小岗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云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