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守乡,薪火助农“沧州分队——探寻狮城文脉,传承千年底蕴

发布时间:2025-08-16 15: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默伊煊   阅读 22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探寻沧州历史脉络,传承地域文化精髓,“悬壶守乡,薪火助农“三下乡实践团于8月10日走进沧州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的探索之旅,在文物与史料间,解码狮城千年底蕴。

沧州博物馆以“铁狮与沧州”为主题,系统展现了这片土地从远古到近代的发展历程。沧州铁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铁制艺术品,被誉为“天下第一狮”,既是沧州的城市标志,更象征着沧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书画雅韵:笔墨间的艺术传承

踏入书画展厅,古画长卷铺展历史诗意。骏马神态各异,或昂首嘶鸣,或低头休憩,人物勾勒细腻,衣袂飘飘间尽显古韵。水墨晕染的技法、行云流水的线条,传递着古代画师的精湛技艺与艺术审美。队员们驻足凝视,在笔墨勾勒的天地里,感受沧州书画艺术传承的脉络,体会传统文化中“以形写神”的独特意境。

二、中医溯源:千年智慧的生动呈现

中医展区内,“八段锦” 图示前,实践团成员认真研读动作要领,感受传统养生智慧。“中华名医” 展板上,张元素、张从正等医学大家的事迹,串联起沧州中医发展的历史轴线。外科手术刀具、制药器具的陈列,见证古代医学实践的严谨;河间学派传承图,清晰展现医学思想的薪火相传。大肠经重要穴位的电子讲解,更是将中医理论可视化,让队员们直观触摸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其守护健康的千年智慧。

三、民俗记忆:生活温度的鲜活留存

民俗展区里,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绣花鞋、肚兜等物件,藏着往昔生活的细腻温情。“沧州小吃” 专区,八大碗、火锅鸡的图片与制作场景,唤起味觉与乡愁的联结。这些民俗展品,从衣食住行的细节切入,还原沧州人的生活百态,让队员们在触摸历史温度的同时,领悟民俗文化中凝聚的集体记忆与地域认同。

四、考古印记:北朝风华的鲜活呈现

踏入展厅,吴桥北朝墓群出土的陶俑阵列震撼亮相。数百件陶俑形态各异,官吏的威严、武士的勇猛、侍从的恭谨,在古朴的质感中一一展现。它们不仅是北朝丧葬文化的见证,更以生动造型,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让队员们直观触摸到北朝沧州的人文气息,感受千年前的艺术审美与工艺水平。

五、文化交融:多元脉络的交织碰撞

博物馆中,不同展区的串联,呈现出沧州文化的多元交融。书画艺术与中医智慧呼应,民俗记忆与考古文化交织,折射出沧州在漫长岁月里,吸纳、融合、创新的文化特质。从艺术审美到生活智慧,从历史传承到民俗延续,每一处展陈都是文化基因的载体,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沧州文化是在多元脉络碰撞中,沉淀出的独特精神标识。

此次沧州博物馆之行,实践团成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解码沧州文化密码。从书画雅韵的艺术滋养,到中医智慧的深度探寻,从民俗记忆的温情触动,到文化交融的多元感悟,每一步探索都让“文化传承” 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责任。未来,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讲好沧州文化故事,让古老文化在青春传播中焕发新活力,用行动续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篇章。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默伊煊 汪佳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默伊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