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安全是社区治理的核心议题,应急救护能力更是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老年群体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急救技能的认知尤为薄弱。为填补这一空白,近日,丽水学院医学院急救先锋联盟组织志愿者深入绿谷社区,开展"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技能演示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堂生动实用的急救课程。
▲图为团队成员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演示与讲解
为确保活动实效,急救先锋联盟在筹备阶段开展了针对性调研。志愿者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填写等形式,向绿谷社区居民收集急救知识需求信息,共收回有效问卷60份。数据显示,83%的受访者从未接触过系统的急救培训,75%的老年居民无法准确描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92%的家庭对儿童异物卡喉急救方法存在认知误区。
▲图为 团队成员向居民分发讲解急救知识手册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作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老年群体关注度较高的儿童安全急救主题。"我们发现居民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很迫切,但普遍存在'学不会、用不上'的顾虑。"活动负责人、丽水学院医学院学生李同学表示,"因此课程设计特别注重实用性,每个知识点都结合生活场景案例,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术语。"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黄金四分钟"为切入点,通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发居民重视:心搏骤停患者在4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32%,超过6分钟生存率则骤降至10%以下。结合真实案例,志愿者详细阐释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让居民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的时间紧迫性。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居民进行实操
在理论讲解环节,志愿者采用"原理+案例"的双轨教学法:解析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力学原理,配合医院急诊室真实抢救视频片段,直观呈现操作规范;介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工作机制时,同步讲解社区内AED的具体分布位置,解决"有设备不会用,想救人找不到设备"的现实难题。针对老年居民关心的儿童安全问题,专项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科学原理,通过对比正确与错误操作的模拟演示,强调腹部冲击的力度与角度控制要点。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操训练环节随即展开。志愿者借助医用标准人体模型,完整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判断意识,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摆放复苏体位,以掌根重叠按压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期间需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图为团队成员纠正居民的急救姿势
"按压时肘关节要伸直,借助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这样才能保证按压效果。"在"一对一指导"环节,志愿者逐一对居民的操作进行纠正。68岁的社区居民张阿姨在练习胸外按压时,因力度控制不当导致按压深度不足,志愿者立即示范正确发力方式,并通过计数口令帮助其掌握按压节奏。经过反复练习,张阿姨的操作逐渐规范,她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现在亲手操作才知道,普通人也能通过正确方法救人。"
▲图为居民亲身体验心肺复苏的实施
针对AED操作这一重点内容,志愿者模拟真实急救场景,演示了开机、贴电极片、按下放电按钮等步骤,强调"在AED提示分析心律时,所有人必须远离患者"的安全准则。居民们轮流使用模拟设备进行练习,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操作要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急救误区科普区,通过图文对比形式,纠正"溺水者必须控水""昏迷者要喂药"等常见错误认知。
此次活动共发放急救知识宣传手册65份,覆盖社区不同年龄段居民。通过现场测评,参与居民的急救知识知晓率从活动前的28%提升至89%,92%的居民能够独立完成胸外按压的规范操作,基本达到预期培训目标。
▲图为团队成员向居民分发讲解急救知识手册
丽水学院医学院党委书记在活动总结中指出:"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肩负起健康科普的社会责任。急救先锋联盟开展的社区服务,正是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生动实践。"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王同学表示,通过与居民的互动交流,深刻体会到医学专业的社会意义,未来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此类公益活动。
据了解,丽水学院医学院急救先锋联盟已建立"社区+高校"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计划年内陆续走进全市12个社区,开展分层分类的急救技能培训。联盟将根据不同社区的人口结构特点,针对性设计老年病急救、儿童安全防护、户外运动急救等专项课程,同步推进"急救知识进家庭"计划,通过线上微课、线下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急救技能普及的常态化、精准化。
▲图为急救先锋联盟团队成员的合影
此次绿谷社区之行,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应急自救能力,更推动了"生命至上、互助共济"的社区文明新风尚形成。随着此类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更多市民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者、实践者,为构建平安社区、健康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启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