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夕防线:网络防诈公益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实践团开展智慧助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6 12: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林杰 李圣洁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 (通讯员 周林杰  李圣洁)2025年7月,为切实解决老年人“数字困境”,助力其顺畅融入智能社会,同时激活地方非遗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学院“薪火凤翔·泥塑传习”实践团,带着精心筹备的课程与青春热情,走进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活动,用专业行动搭建起“科技惠民”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桥梁。

实践团聚焦老年人数字需求,开设 “智能手机小课堂”。成员们化身“数字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区老人讲解微信视频通话、线上缴费、出行导航等实用功能。面对老人的疑惑,同学们耐心答疑、一对一指导,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群体。

   面对老人们层出不穷的疑问,实践团成员始终保持微笑,哪怕是“如何调整字体大小”“怎样清理手机内存”这类基础问题,也逐一细致解答,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学得会、用得上”。

活动现场,实践团还与老人交流凤翔泥塑文化,聆听非遗故事。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文化传承结合,通过拍摄制作宣传素材,助力推广凤翔泥塑,让传统技艺“活” 在当下。

此次实践活动还为校地协同开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范例。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通过与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南大街社区的合作,将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与地方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校地资源的优势互补。这种校地协同的模式,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也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贡献了高校力量。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化身耐心细致的“数字讲师”,从最基础的功能教起。讲解微信视频通话时,成员们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演示“添加联系人—打开聊天框—点击视频图标”的每一步,遇到听力不佳的老人,便贴近耳畔放慢语速重复;教授线上缴费功能时,不仅详细说明微信、支付宝缴纳水电燃气费的操作流程,还重点强调“核对收款方名称”“保护支付密码”等防诈要点,结合简单案例提醒老人警惕“代缴费用”类诈骗陷阱;介绍出行导航时,成员们以社区周边的菜市场、卫生院、公园为实例,现场帮老人设置“常用地址”,演示“步行导航”“公交查询”等实用功能,解决老人“出门怕迷路”的问题。

此次实践活动,既发挥计算机学院专业优势,为老人带来数字便利,又以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同学们在服务中践行社会担当,让 “智慧助老” 有温度,“文化传承”有活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答卷,也为校地协同开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范例。未来,实践团还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需求与地方文化传承,让“智慧助老”更有温度,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林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