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染就凤梨色,薯香漫入乡野间——广东理工学院 “艺” 笔耕心,“教” 泽乡野实践团墙绘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5 2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梓仪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谢梓仪) 为激活乡村文化活力、用创意挖掘乡土特色,7 月中旬,广东理工学院 “艺” 笔耕心,“教” 泽乡野实践团走进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中西村,以青春创意对接乡村需求,一幅扎根乡野的青春画卷就此铺陈。

创作前期,队员们先经数日打磨完成设计方案,再俯身于斑驳墙面,以流畅笔触勾勒出灵动线条 —— 随着勾勒渐深,田间的动植物、村落的生活场景,那些带着乡土气的元素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他们对照设计方案细致调配颜料,用匀净笔触为画面主体铺陈基础色调:从晴空的湛蓝到田埂草的翠绿,每一抹色彩都力求精准覆盖墙面,稳稳为后续的细节刻画筑牢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为墙绘作品上色

历经一周有余的潜心创作,主题墙绘终告完工。画面里,饱满的凤梨裹着浓郁热带风情,鲜亮橙黄与翠绿叶脉交错间,尽是生动意趣;厚实的毛薯透着质朴乡土味,土褐色根茎与周边田垄线条浑然相融,恰似从田间自然生长而出。尤为巧妙的是,“中西村” 三字以灵动涂鸦笔触嵌入画面,既清晰标注了地名,又为整幅作品添了几分随性艺术感。

▲图为团队成员绘画“凤梨映彩,薯香漫田”丰收画面

  

▲图为团队成员绘画“中西村”涂鸦地标

“老墙变靓了,咱村的凤梨、毛薯也‘长’在了墙上,外人一来眼就能认出咱村的特色!” 当地村民望着焕新的墙面,话语里满是认可。这组历经一周多筹备与创作的墙绘,不仅让村落墙面褪去了斑驳旧貌,更以直观的艺术形式强化了特色产业的辨识度,为后续产业宣传与农文旅融合悄然埋下了伏笔。

▲图为团队成员与墙绘合影

队员们执画笔勾勒乡村风貌,以色彩晕染乡土情怀 —— 这不仅是青年大学生响应 “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实践,更像在乡野的肌理上,悄悄播下了艺术与青春的种子。待风过日暖,这些绘着凤梨橙黄、毛薯纹路的墙面,会成为村落递出的 “视觉名片”,让往来人一眼识得此地的产业特色,为农文旅融合的路子添几分具象的暖意;而这场用创意点亮乡墙的经历,也会化作一盏微光,引着更多青年学子踏向乡野,把专业所长酿成养分,持续为乡村振兴的土壤注入青春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梓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