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学子三下乡|青春就在“齿”刻,共赴暖心护牙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16 10: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雨晗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青心相伴,逐梦齿刻”基层服务实践团走进新疆建设生产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在带队教师(医生)郭超、刘家琦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从社区义诊到科普宣教,从关爱特殊群体到深化校地合作,实践团用专业与热忱,为九师居民的健康生活注入青春力量,也让“医者仁心”的种子在每个实践团成员心中生根发芽。

​多点健康检查:把口腔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社区设点送服务,口腔关怀全覆盖。实践团先后走进新华路社区、东城社区、万通大厦、阿尔夏特社区,为各年龄段居民带去贴心的口腔健康服务。稚齿健康重守护,专业指导护萌芽。孩子们的口腔健康,是实践团关注的重中之重。口腔检查时,成员们敏锐地发现,不少孩子的龋齿源于致龋菌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 那些悄悄产生的酸性物质,正一点点侵蚀着稚嫩的牙釉质。针对这一问题,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教家长:“每天得让孩子认真刷两次牙,含氟牙膏能帮牙釉质变得更‘结实’,抗龋效果特别好。”并在随后的活动中为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免费涂氟。不少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既实用又贴心,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的口腔问题,还让他们学到了很多日常护理知识,受益匪浅。              

图为“青心相伴,逐梦齿刻”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为儿童进行免费涂氟活动

岁月留痕牙需护,细致方案暖夕阳。中老年人口腔问题较复杂,牙周病、牙齿松动、义齿不适是常见困扰。李大爷捂着半边脸来咨询,牙龈肿得老高,却说“孩子们忙,这点疼不算啥”。实践团成员给他上了药,教他用牙线,他掏出皱巴巴的小本子,一笔一画记着“每天刷牙三分钟”。那认真的模样,让成员们想起课本里“预防大于治疗”的话,原来落实起来,是要带着耐心一遍遍叮嘱。

图为“青心相伴,逐梦齿刻”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

多元服务:用行动传递温暖与专业

科普创新入人心,调研精准识民情。实践团在各社区开展口腔健康科普,不仅让居民直观理解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更将护牙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将口腔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精心设计成图文并茂的三折页,让专业知识更易被居民接受。同步开展的口腔健康调研更显细致。成员们设计了包含饮食习惯、刷牙频率、既往口腔治疗史等20项内容的问卷,逐户走访时还会特别询问:“您上次看牙是什么时候?觉得看牙贵还是没时间?”社区主任看在眼里,感慨道:“你们不光给人看牙,还把护牙的道理印在了纸上、种进了大家心里” 

图为“青心相伴,逐梦齿刻”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为居民讲解三折页宣传口腔相关知识

养老院里送关怀,贴心陪伴胜良药。在九师养老院,82岁的刘奶奶因牙全掉了,只能吃软烂食物,看到实践团来,拉着成员念叨:“以前没护好牙,现在啥好吃的都嚼不动。”成员们一边帮她检查,一边陪她聊天:“奶奶您看,现在我们教您怎么用假牙清洁片,让口腔舒服点也是好的。”说着帮老人擦拭嘴角,陪她聊起年轻时的故事,老人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你们能来陪我说说话,比看牙还让我高兴。”

图为“青心相伴,逐梦齿刻”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与养老院老人合照

紧急救援:以担当守护生命安全

义诊送暖传仁术,紧急救援显担当。在实践团与九师医院口腔科联合开展的义诊实践活动中,一位下颌肿胀严重的大叔前来求助,称疼痛已持续四天且服药无效。实践团带队医生郭超迅速检查,判断其为疑似重度口底多间隙感染,需立即引流。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实践团与九师医院医生快速评估,在确认患者符合上转条件后,即刻联系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紧急航空救援流程。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配合,从联系协调到跟进转运,高效完成了这场“空中120”无缝衔接的救援,为患者抢占了关键救治时间。

图为间隙感染患者与其家属经直升机转运照片

专业在实践中扎根;温情在细节中生长;责任在需求中觉醒。从社区到医院,从儿童到老人,这场实践让每个成员都明白:青春的价值,不在实验室的精密仪器里,而在居民绽开的笑容中;医学生到医生的成长,不仅是掌握技术,更是学会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雨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