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职大“E・就通”实践队以“国语通AI”为翼,在边疆架起推普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08-16 05: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洁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E・就通”实践队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费锋、凌韶涵、陈洁)暑期八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就通”实践队的青年大学生们远赴新疆喀什、伊犁、塔城等地,深入社区乡村,扎实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创新运用“AI+文化”模式,以接地气、有实效的方式,让普通话学习更便捷、更生动,有效融入边疆群众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图为“E・就通”实践队成员合影

宣传手册传薪火,基础语音入千户

为让普通话学习真正走进群众生活,实践队首先从基础普及入手,精心编印了图文并茂的普通话推广宣传册,内容涵盖日常交流常用语、发音基础技巧等实用知识,让普通话学习素材真正做到“接地气、能上手”。实践队员走街串巷,向社区居民、商户挨家挨户发放手册。遇到不识字的老人,便逐字逐句念读讲解,阐述学好普通话对就业增收、子女教育的重要意义。喀什市一位维吾尔族大叔表示,随着新疆旅游业发展,普通话在交流、买卖中愈发重要,宣传册的内容非常实用。截至目前,宣传册已累计发放100余份,“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的理念随之走进千户万家,推普的“种子”也被悄然播撒到了千家万户。▲图为实践队员向居民发放并讲解普通话宣传册

“国语通AI”驻家宅,自主研习添便捷

在基础宣传之外,针对群众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难题,实践队自主研发的“国语通AI系统”成为学习辅助工具。这套系统集成语博APP语音评测API与智能纠错功能,操作简单易上手,老人孩子都能快速掌握。居民在家中就能随时进行发音练习,系统会实时生成纠错报告并推送标准范读,形成“诊断、练习、反馈”的自主学习闭环。在喀什一户居民家中,小朋友正跟着系统练习普通话练习,稚嫩的声音在AI纠错提示下愈发标准。家长反馈,该系统让孩子在家自主练习普通话效果显著。“国语通AI系统”已助力当地众多家庭开启了普通话自主学习新模式,让碎片化时间变成了高效学习的 “黄金时段”。

▲图为小朋友在实践队员指导下使用AI系统练习

课堂授业融文脉,稚语童声诵雅言

在新疆喀什乡村小学的教室里,实践队的推普活动正让普通话学习变得生动而温暖。队员米尔夏提・麦麦提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孩子们开展个性化作业辅导,耐心帮他们攻克发音难点与表达障碍。普通话小课堂上,队员们设计词语接龙、情景对话等趣味互动,围绕生活琐事、校园趣事、心中梦想等话题引导孩子们开口表达。队员们还通过绘画说故事的创意形式,让孩子们在涂画与讲述中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在小组协作中学会倾听与沟通。“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用双手建造漂亮的房子!” 在队员们的鼓励下,三年级学生艾克拜尔・阿布力米自信说出心底的向往,清脆的童声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这场充满温度的推普课堂让孩子们的语言理解与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助力边疆学子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勇敢追逐心中的光。

▲图为实践队员为学生开展普通话趣味课堂

社区宣教拓维度,邻里共话促通联

校园之外,社区作为群众日常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实践队拓展推普维度的关键阵地。实践队深入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推普活动。实践队员现场示范标准发音,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鼓励多说普通话。针对社区商户,重点训练接待游客、讨价还价等场景的普通话表达。通过现场示范、结对练习、情景模拟等形式,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商户热娜古丽・买买提表示,经过指导,她现在敢主动向内地游客介绍家乡特产了。活动营造了主动学说普通话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边疆群众从“不敢说”到“大胆讲”,流畅的语言沟通不仅让邻里交往更暖心,更让各民族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让民族情谊在交流中愈发深厚。

▲图为实践队员与社区居民进行情景模拟练习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E・就通”实践队组建于2024年3月,由学院团委副书记费锋、三级辅导员楼康飞担任指导老师,团队成员均为普通话水平优秀的在校学生,涵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个专业。成立以来,队员们深耕“推普+数字技术”领域,在校内开展“语博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AI语音测评、双语文化展等形式积累实践经验。

此次新疆专项活动后,该实践队将根据反馈优化“国语通 AI系统”,新增农牧场景词汇模块;同时启动“数字推普进万家”计划,组织队员在家乡社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指导与地方文化宣讲,延伸技术赋能的推普服务范围。用专业所长架起沟通桥梁,以青春担当续写推普华章,“E・就通”实践队正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