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团队:乐园支教默护童心向光长

发布时间:2025-08-16 00: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晓云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弥补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助力其身心全面发展,近日,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守望者”团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皇街道岷山社区益童乐园,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聚焦教育与关爱,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陪伴,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一、语言浸润:架起沟通与文化的桥梁

语文课上,队员文安惠以李白的诗词为切入点,从“床前明月光”的思念乡情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壮气,让孩子们畅游诗词海洋,随后讲述了“卧薪尝胆”的典故,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理解坚持的意义。通过找不同、看图片猜成语等游戏来感受汉语的凝练与智慧。英语课则打破课本局限,队员郑晓云通过水果蹲、抓大鹅等游戏,让孩子们在与老师的英语互动中,调动孩子们学习热情的同时鼓励其大胆开口,接触并喜欢上英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图为守望者团队成员教小朋友正确书写英语字母

二、艺术绽放:释放创意与传承的火花

绘画课上,小朋友们手里拿着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对梦想的理解。有的小朋友未来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画了一个大大的月球;有的小朋友想成为一名消防员,画了一辆消防车;还有的小朋友想成为一名海底探索者,画出了海底世界。在团队成员们的协助下,每张图片都呈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手工课则是孩子们的舒适区,团队成员们先教对折剪窗花的基础技法,孩子们不仅用剪纸剪出鸟儿,还用扭扭棒扭出了各色的花朵。红纸翻飞、彩棒灵动,指尖的巧思里藏着童真与热爱。“拜四方,回头望月,过渡节,亮肘同时摆,跟着老师的动作来。”队员席黔波的声音清亮,操场上孩子们跟着节奏,双手在胸前左右摆动,脚步随着音乐声踏地,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摆手舞。队员们给孩子们详细地介绍了“摆手舞”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一同感受少数民族舞里藏着的生活智慧与族群记忆,让传承在共舞中自然流淌。

▲图为守望者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绘画

三、体魄锤炼:在运动中凝聚协作力量

”一、二、三、走——”队员张昱喊着,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跳进大绳里,开始总有人被绳子绊倒,后来慢慢找到默契,踩着节拍鱼贯而入,连内向的陈梓茜都敢跟着队伍冲进绳圈,跳出时还会和同伴击掌。绳子在空中划出圆弧,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不仅锻炼了反应力与协调性,更在“一人失误就重来”的磨合中,懂得了“团结才能跳得更久”。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跳绳

四、自然探秘:在天地间解锁认知密码

团队以“普及自然知识”为核心开展了自然探索,把课堂搬到社区周边的事物。“原来草叶上的露珠不是眼泪,是太阳晒出来的!”、“原来小蚂蚁搬家是为了躲雨呀!”孩子们的惊叹声里,藏着对自然规律的初识。这节自然探索课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建立起对生态世界的科学认知,也埋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同时团队还开展了防溺水知识讲座,动画演示野外水域隐患,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们在遇见溺水人员时大声呼救并且找成人帮忙,现场演练用竹竿、绳子等工具智慧施救,杜绝盲目下水。孩子们跟着背诵“六不准”口诀,还动手制作安全警示牌,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

课后,团队成员们开展多样化活动,辅导小朋友们写作业,与孩子们玩报数成团、打羽毛球等游戏,拉近彼此距离。成员们还主动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倾听小朋友的烦恼,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勇于表达想法,同时还与孩子们合照,用镜头定格这份跨越城乡的温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合照

如今,益同乐园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剪纸,课桌上还放着没扭完的作品,都藏着队员与孩子们的温情,也成了支教时光生动的注脚。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仅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陪伴,还给益童乐园注入新的活力。“守望者”团队用无私的爱与温暖,为孩子们营造了另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每个走进这里的孩子都深切感受到“被爱着、被需要、在成长”的幸福。(通讯员 郑晓云 母佳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晓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