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邓皓仁、张佳茵、陈嘉宝)2025年7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师韵客行”美育实践队深入河源市源城区新江街道城西社区,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在社区的合影(张拓炜 供图)
该实践队坚持以“知行合一,以教促学”为根本遵循,精心组织教学实践工作。通过公益课堂、民生调研与举办游园会等行动,为基层社区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为“百千万工程”基层教育精准施策提供了青春实践样本。
▲图为队员正在上课(吴依彤 供图)
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激发儿童艺术兴趣
“孩子们十分期待此次暑期艺术之旅。”在河源市源城区新江街道城西社区的协助下,“师韵客行”美育实践队顺利开展暑期教育帮扶行动。
▲图为首堂课程全景(吴依彤 供图)
▲图为课程开始前队员们与工作人员沟通(李苑菲 供图)
在前期教案撰写与课程录制的基础上,队伍聚焦“以教促学”的核心理念,联动社区教育——以四季为课程背景,用一首首客家儿童歌曲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遨游,用一片片落叶描绘孩子们心中最美丽的风景,用一支支画笔来勾勒团扇的模样…每一节课程都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让美育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音乐课上孩子们用杯子演奏《稻香》(张拓炜 供图)
▲图为美术课上孩子们制作树叶贴画(吴依彤 供图)
▲图为自然课上孩子们制作落叶团扇(吴依彤 供图)
每一节课程都经过多次打磨,不断调整与改进。以四季为主题的音乐课、美术课以及自然科学课程,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艺术之火。“我们依据每一堂课的表现来进行复盘,每一节课都是我们队伍改进的实践样本。”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队员们精益求精。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汪哲 供图)
▲图为队员们提前打磨课程(吴依彤 供图)
▲图为团队召开中期复盘会议(吴依彤 供图)
课堂生动学生积极,家长齐称满意暑期公益课堂开设美术、音乐、自然科学等课程,使青少年在艺术熏陶中提升综合素养。以12岁学生小吴为例,其主动报名参与课程并表示:“能在课堂上结交新朋友,动手实践自己的手工爱好,我感觉超级开心!”
▲图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吴依彤 供图)
▲图为队员协助调色(吴依彤 供图)
实践队同步开展课堂满意度调研,有家长反馈:“这个课程让孩子们暑假有个好去处,还能让他们少玩点电子产品。小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我们很感谢你们能来开展这个课程。”综合调研问卷与访谈结果,课程总体满意度较高。
▲图为队员与家长沟通(张拓炜 供图)
深入社区举办主题游园活动,惠及基层群众
“师韵客行”美育实践队同步策划实施“雅润客乡”美育趣味游园会。通过互动游戏、现场绘画创作、集体歌唱等特色活动,以寓教于乐形式使艺术融入群众生活。活动期间青少年愉悦笑声与灿烂笑容,成为游园会成效的有力佐证。
▲图为孩子们正在队员的引导下参与游戏(吴依彤 供图)
▲图为孩子正在参与现场绘画创作(吴依彤 供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师韵客行”美育实践队秉承“知行合一,以教促学”的理念,精准把握社区需求,积极推动服务落地,为社区美育注入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动能。
据悉,实践队未来将持续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为基石,精心打造契合青少年需求的公益课堂,旨在创新基层服务载体,彰显青年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切实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活力,贡献青春力量。据悉,实践队未来将持续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为基石,精心打造契合青少年需求的公益课堂,旨在创新基层服务载体,彰显青年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切实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活力,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结束后合影(张拓炜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皓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