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扶智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环。近日,山东大学赴宁夏同心“语润心田,声振乡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支教调研队,在同心县罗山社区引领着孩子们踏上了一场关于货币经济与市场的奇妙旅程。在这堂寓教于乐、别开生面的课程中,团队成员吴欣悦带领着孩子们一同追溯着货币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深入剖析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奥秘,还亲身实践了虚拟市场的交易模式,最终携手孩子们完成了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探索与全面理解。
启程溯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程伊始讲述了货币的起源,从古老的以物换物时代缓缓展开,穿越至金属货币辉煌闪耀的岁月,再到如今电子货币便捷流通的新纪元。每一步货币发展的足迹,无不彰显着人类智慧的卓越与伟大。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紧紧跟随着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货币在岁月更迭中的变迁。
为了让孩子们在随后的实践模拟中有更加深入地体验,团队成员吴欣悦深入浅出地给孩子们讲解分析了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倾向。从“物以稀为贵”的稀缺性效应,到“先入为主”的锚定效应,再到“大家都买,应该不会错”的羊群效应,队员吴欣悦巧妙地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将这些复杂的消费心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们,从而让孩子们在接下来的虚拟市场中更精准地“抓住消费者的心”。
图为支教队员为孩子们科普货币知识
历程探索·沉浸式演绎市场风云
课程的高潮部分,是孩子们无比期待的“虚拟交易市场”活动。在这个模拟市场中,孩子们化身为银行家、拍卖师、典当行老板以及精明的商家和消费者,亲身体验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每个角色都承载着不同的责任与挑战,从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到商品价值的评估与交易,再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孩子们的策略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银行里,小银行家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资金、发放贷款,他们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笔交易,确保货币的流通有序进行。拍卖行内,拍卖师对自己的“拍卖品”进行包装和定价,随后与竞拍者之间开始激烈的竞价,生动展现了供需法则的魅力。典当行的孩子们则在思考如何合理定价,既帮助他人解决资金问题,又保证自身的利益。而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博弈,将这次模拟市场活动推向高潮。消费者们在各个摊位间穿梭,思考着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出最优选择;而商家也在一次又一次讨价还价中学会洞察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图为支教老师为孩子们介绍虚拟交易市场规则
行程收获·聆听孩子们的心声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吴欣悦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收获的光芒。“在拍卖行卖东西的时候,我学会了怎么和别人讨价还价,感觉自己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有意思!”一位拍卖行的成员兴奋地说。典当行的孩子们则在思考中收获了成长:“在典当行里,我学会了如何评估物品的价值,如何降低风险与提高收益”。而另一位小银行家则表示:“大家都想要在银行里存款,让钱生更多的钱,这样反而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扮演消费者的孩子们也深有感悟:“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反而失去了市场秩序。”
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此次市场模拟活动的巨大成功。在活动中,孩子们也对“无秩序不市场”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次课程不仅让他们对货币有了直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开始理解经济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点燃了孩子们对经济的热爱之火,更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知的探索。
从货币文明的千年溯源到市场经济的现代演绎,这场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经济启蒙教育,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的生动实践,更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当青少年眼中闪烁的不再仅是对货币符号的好奇,而是对经济规律的敬畏与思考,我们便看到了教育赋能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撰文 | 吴欣悦
图片 | 郭恺琳 王欣丫
审核 | 刘畅 宋梦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昊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