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珠青年进滇南,守护银龄从“齿”开始

发布时间:2025-08-16 15: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尹博雅 郑雅萍   阅读 97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政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三农”工作号召,7月30日至8月1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口腔医学系“银龄皓齿”先锋队联合共青团云南省建水县委、红河州中医医院及西庄镇卫生院,深入建水县西庄镇荒地村等地开展“关爱银龄健康守护”义诊活动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以专业医疗为笔,以赤诚之心为墨,在滇南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图为团队队员合影 李小珊  供图

健康科普润心田,守护银龄“齿”间幸福

七月的滇南,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先锋队员们的热情。在荒地村古树下,队员们与老人们围坐一堂,手持牙齿模型,耐心细致地讲解口腔保健知识。针对当地老年人钟爱酸石榴、酸腌菜等特色饮食的习惯,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化作春风细雨,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田。“原来酸食和牙齿健康还有这么多讲究!”一位老人恍然大悟的话语,道出了这次活动的深远意义。

▲图为先锋队队员利用牙齿模型为村民演示正确刷牙  杨雅兰  供图

顶着炎炎烈日,队员们穿梭在村头巷尾,用脚步丈量民情。200余份问卷,承载的是对乡村健康现状的深切关注;一句句方言访谈,传递的是对老年群体的真挚关怀。调研数据显示,当地老人酸食摄入频率与口腔健康认知存在显著差距。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犹如一盏明灯,为后续制定精准的健康干预措施指明了方向,更为乡村振兴中的健康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先锋队员进行方言访谈并收集问卷数据 尹博雅 供图

调查发现,当地超七成老人每日摄入酸食频次较高,六成以上未意识到酸食与牙病的关系,规范刷牙掌握率不足四成。这些数据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地方卫生部门制定老年人口腔保健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助力乡村健康事业发展。 

探访传统饮食文化,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为深入理解饮食文化对健康的影响根源,先锋队走访了建水西门豆腐工坊和特色酸汤萝卜制作工坊。西门豆腐工坊内,氤氲的蒸汽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酸香。在工坊老板的讲解下,队员们学习“酸浆点卤”这一传统工艺,酸浆是点豆腐的关键,取自建水大板井。井水含特有的矿物质,点出来的豆腐又嫩又鲜,带着一股子自然的酸香。在另一处特色酸汤萝卜制作工坊,队员们详细记录了“三日发酵七日成酸”的传统流程。 

▲图为先锋队员在特色酸汤萝卜制作工坊了解传统酸汤萝卜制作工艺 李璟翔 供图 

在传承与创新之间,队员们提出了“美味与健康并存”的改良建议,让传统饮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 

青春践行使命,健康助力振兴

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先锋队将继续以专业为依托,以爱心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播撒健康的种子,持续深入基层,开展定期义诊、口腔健康宣教和文化融合推广活动,让“健康中国”的理念在滇南红土地上落地生根,为提升民族地区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先锋队队员与村民合照留念 郑雅萍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博雅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